金(Jonny Kim)已實現了三次美國夢,他曾是美國海豹突擊隊員,後來畢業於哈佛醫學院。4月,他又開啟他的最新旅程:太空人之旅。

《華爾街日報》報道,當小說家Wesley Chu第一次聽說金時,他的第一個反應是敬畏。這位41歲、三個孩子的父親,同時也是一名海軍飛行員。

他的第二個反應是:「謝天謝地,我媽和他媽不是朋友。」

金的壯舉傳開後,他激勵了全球。然而,對許多看過他的履歷並忍不住與自己履歷進行比較的人來說,他也喚起了另一種感受:沮喪。

這種情況在亞裔美國人群體中尤其如此。在那裏,作為南韓移民的兒子,金被譽為英雄,同時也被半開玩笑地稱為「每個亞裔孩子最可怕的噩夢」。

金從未刻意追求實現這三項人生成就。他說,他的力量在於專注。

「我從未想過成為一名醫生或太空人。」金在2020年的Jocko播客中說道,「即使到了今天,對我來說,擁有一個單一目標仍然非常重要,因為你應該全身心投入到你正在做的事情中。你應該真誠地對待你所做的事情,而不是為了攀比或職業晉陞。」

據他所說,他的成就源於一系列意外。

金說,這一切都源於他在洛杉磯童年時期的創傷。他親眼目睹了父親——他形容父親酗酒且有虐待傾向——用槍指著全家,警察在他家閣樓裏開槍打死了他的父親。

為了保護母親和弟弟,他成為了一名海豹突擊隊員。但一次極限飛盤運動造成的腳踝傷,推遲了他加入海軍擔任作戰專家的計劃。康復後,一位招聘人員引導他成為一名醫務兵。

2005年,金加入海豹突擊隊三隊,擔任過醫務兵、狙擊手等職務。在兩次伊拉克戰爭中,他因救治受傷戰友而獲得銀星勳章和銅星勳章,這段經歷激勵他進入醫學院學習。

但他首先進入的是聖地牙哥大學。儘管有獎學金,他仍需要一份工作來支付學費。於是,他開始發放停車罰單。「永遠不要覺得自己太優秀而不屑一些工作。」他在Jocko播客上說道。他表示這份工作教會了他保持謙遜。

之後,他進入了哈佛醫學院,在那裏,他每天早上3點半起床,同時兼顧學業、父親的角色和鍛鍊。他在「實習醫生背後的故事」播客中說,他一直在尋找時間妙招,並找到了一種叫做間隔重複學習的方法。

他使用電子卡,將每張卡片(學習內容)從1(毫無頭緒)到5(簡單答案)進行評分。在接下來的環節中,系統以不同的頻率向他展示卡片,以優化學習效果。「你可以做一些小事來增強記憶力。」他說。

在學習醫學期間,金遇到了醫生出身的太空人帕拉津斯基(Scott Parazynski),並詢問了關於太空事業的想法。

他申請了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太空人項目,並且理所當然地第一次就被錄取了。

作為美國太空總署Artemis Generation的一部份,金是月球探測任務(甚至可能是火星探測任務)的候選人。

大約在這個時候,他成為了亞裔美國人群體的傳奇人物。

太空人畢業後,金想要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力,於是他與海軍進行了交叉訓練,並成為了一名持證飛行員。

他於4月8日乘坐聯盟號太空艙升空,與兩名俄羅斯太空人一起前往國際太空站。最近在俄羅斯星城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他被問及任務中最大的挑戰是甚麼。

金提到,由於他的太空之旅不會用英語進行,他花了幾個月時間學習了另一項技能。「最難的部份當然是學習俄語」,他說。#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