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歐盟私隱監管機構首次將矛頭指向北京的全面監控法,並做出裁決。這項裁決可能會切斷歐盟與中國的數據傳輸,以保護歐洲的個人資訊。

周五(5月2日),愛爾蘭權威私隱監管機構「數據保護委員會」(DPC)對TikTok社交媒體平台處以5.3億歐元的巨額罰款,裁定其非法將數據傳送至中國,且無法保證這些數據不會遭到中共政府的監控。

中國字節跳動公司旗下的TikTok被要求,在6個月內使其數據處理合規。此外,如果TikTok未能在此期限內使其數據處理合規,該決定還要求TikTok暫停向中國傳輸數據。

這項裁決是歐洲針對北京在歐盟資料私隱規則方面的分水嶺,對那些把個人資料從歐洲傳輸到中國的公司來說,具有重大影響。

國際私隱權專家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rivacy Professionals,IAPP)研究主任Joe Jones表示,周五的裁決意味著對流向中國的數據「開始施壓」。該協會代表全球私隱領域的從業人員。

Jones說:「歐盟與英國、歐盟與美國就數據傳輸問題已經爭執了十多年,這是我們第一次看到對跨大西洋三角區以外的國家採取重大措施,這個國家就是中國。」

由於歐洲和美國就跨大西洋傳輸的個人資料的法律保護問題存在爭議,歐盟《一般資料保護規則》(GDPR,又名《通用資料保護規則》)的大部份高層執法迄今只是針對美國的科技巨頭。

過去中國的監控措施與資料私隱漏洞並未受到歐盟的正面挑戰,但隨著中國大型科技公司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日益擴大,現在歐盟終於將注意力轉向北京的技術專制傾向。

今年早期,由私隱權活動家Max Schrems創立的奧地利資料私隱組織「不關你的事」(none of your business,NOYB)對六家中國公司向歐洲數據保護機構提起投訴,這六家公司是:AliExpress(全球速賣通)、SHEIN(希音)、Temu(特穆)、微信、小米和TikTok(抖音國際版)。

周五,由愛爾蘭數據保護委員會(DPC)做出的裁決,是歐盟因違反資料保護規則而開出的第三高罰款,凸顯了中共法律與歐洲資料保護原則之間存在著根本衝突。

TikTok已在美國受到質疑,專家擔心其可能會讓美國用戶的數據落入中共手中。#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