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的塞哥維亞城堡(Alcázar of Segovia)坐落在克拉莫爾斯克河(Clamores river)與埃雷斯馬河(Eresma river)交匯處的一座小山上,是歐洲頗具代表性的城堡之一。幾個世紀以來,塞哥維亞城堡一直是一座固若金湯的堡壘與豪華的王室住所。如今,它是西班牙哥特式和埃雷利亞式(Herrerian style,簡約和極少裝飾)(Spanish Gothic and Herrerian)建築的最佳典範之一。

塞哥維亞城堡的歷史可追溯至西元1085年西班牙收復塞哥維亞時期,當時可能是一座石砌建築取代古老的木造堡壘。一個世紀後,當時的獨立王國,卡斯提爾(Castile)國王阿方索八世(King Alfonso VIII)將其改建為王室的主要住所。1258年發生大面積的火災破壞城堡後,逐漸形成今日所見外觀,特別是採用了哥特式的建築風格以及宏偉的國王大廳(Hall of Kings)。

1390年初,卡斯提爾國王亨利三世的英國妻子蘭開斯特凱瑟琳(Catherine of Lancaster)開展了城堡另一個重要的擴建時期。在她的攝政、兒子國王胡安二世(King Juan II)和孫子亨利四世(Henry IV)的統治下,城堡變身為一座哥特式的建築奇蹟。其中最重要的加蓋建築是胡安二世建造的巨大塔樓,用於守衛入口。

亨利四世過世後留下繼承爭議,城堡停止了非必要的建設。他同父異母的妹妹伊莎貝拉一世(航海家克里斯多福‧哥倫布的贊助人)於1474年在塞哥維亞城堡避難,把城堡當作軍事基地使用。幾十年後,適值西班牙文藝復興時期,伊莎貝拉的孫子國王菲利普二世(King Philip II)把塞哥維亞城堡推升到極致的輝煌。

菲利普二世對部份城堡進行修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庭院,採用簡單樸素的埃雷利亞古典風格(Herrerian classical style)設計。他還引進法式風格的圓錐形屋頂,使塞哥維亞城堡具有溫馨的家庭氛圍和防禦力量的雙重組合,長久以來一直受到大眾喜愛。

國王約翰二世塔(The King John II tower)是塞哥維亞城堡最突出的特色。它的樓高是寬度或長度的兩倍多,尤其凸顯了城堡的高度。堅固的塞哥維亞城堡加上坐落在山頂的位置,能有效加強對周遭環境的掌握。(Alexandre.ROSA/Shutterstock)
國王約翰二世塔(The King John II tower)是塞哥維亞城堡最突出的特色。它的樓高是寬度或長度的兩倍多,尤其凸顯了城堡的高度。堅固的塞哥維亞城堡加上坐落在山頂的位置,能有效加強對周遭環境的掌握。(Alexandre.ROSA/Shutterstock)

腰帶室(The Belt Room)以精緻的金色裝飾著稱,牆壁上的造型裝飾模仿方濟各會僧侶佩戴的繩索腰帶。(Diego Grandi/Shutterstock)
腰帶室(The Belt Room)以精緻的金色裝飾著稱,牆壁上的造型裝飾模仿方濟各會僧侶佩戴的繩索腰帶。(Diego Grandi/Shutterstock)

鍍金彩繪飾帶環繞著塞哥維亞城堡國王廳(Hall of Kings)的上層牆壁,飾帶雕刻著52尊西班牙君主肖像,從阿斯圖裏亞斯的佩拉約(Pelagius of Asturias)開始,到胡安娜·拉·洛卡(Juana la Loca)。大廳精美呈現西班牙歷史,其裝飾受到哥特式、羅馬式和摩爾式風格的影響。(RudiErnst/Shutterstock)
鍍金彩繪飾帶環繞著塞哥維亞城堡國王廳(Hall of Kings)的上層牆壁,飾帶雕刻著52尊西班牙君主肖像,從阿斯圖裏亞斯的佩拉約(Pelagius of Asturias)開始,到胡安娜·拉·洛卡(Juana la Loca)。大廳精美呈現西班牙歷史,其裝飾受到哥特式、羅馬式和摩爾式風格的影響。(RudiErnst/Shutterstock)

一般情況下,單一王座會把目光引導至王座室中央。但是,塞哥維亞的雙王座中間有個空隙,引導人的視角向上方與四周觀看,營造出一種政治主導的迷人美感。費迪南國王(King Ferdinand)和伊莎貝拉女王(Queen Isabella)分別統治阿拉貢(Aragon)和卡斯提爾(Castile),後來,他們的後代則治理統一後的西班牙王國。(Salvador Maniquiz/Shutterstock)
一般情況下,單一王座會把目光引導至王座室中央。但是,塞哥維亞的雙王座中間有個空隙,引導人的視角向上方與四周觀看,營造出一種政治主導的迷人美感。費迪南國王(King Ferdinand)和伊莎貝拉女王(Queen Isabella)分別統治阿拉貢(Aragon)和卡斯提爾(Castile),後來,他們的後代則治理統一後的西班牙王國。(Salvador Maniquiz/Shutterstock)

1412年,蘭開斯特凱瑟琳王后下令建造帆船大廳(Hall of the Galley),又稱為「第二大廳」,其特色為凱瑟琳的紋章。背景的壁畫描繪的是卡斯提爾女王伊莎貝拉一世(Isabella I of Castile)的加冕典禮。(Besides the Obvious/Shutterstock)
1412年,蘭開斯特凱瑟琳王后下令建造帆船大廳(Hall of the Galley),又稱為「第二大廳」,其特色為凱瑟琳的紋章。背景的壁畫描繪的是卡斯提爾女王伊莎貝拉一世(Isabella I of Castile)的加冕典禮。(Besides the Obvious/Shutterstock)

舊宮殿大廳(Hall of the Old Palace)建於12世紀,保留城堡早期的樸素美和高貴的古樸風貌。進入壁爐廳(Fireplace Hall)後可見牆壁下半部有藍、白色的瓷磚,這是受羅馬馬賽克啟發的彩繪瓷磚。(Diego Grandi/Shutterstock)
舊宮殿大廳(Hall of the Old Palace)建於12世紀,保留城堡早期的樸素美和高貴的古樸風貌。進入壁爐廳(Fireplace Hall)後可見牆壁下半部有藍、白色的瓷磚,這是受羅馬馬賽克啟發的彩繪瓷磚。(Diego Grandi/Shutterstock)

原文:Alcázar of Segovia: Spain’s Austere Fortress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作者:詹姆斯‧巴雷塞爾(James Baresel),自由撰稿人,替多家期刊撰寫文章,包括:美術鑑賞家(Fine Art Connoisseur)、軍事史(Military History)、克萊蒙特書評(Claremont Review of Books)和新東歐(New Eastern Europe)等。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的立場。#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