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G仁滙醫務集團(Alliance Medical Group)近日社交平台帳號停運,通訊群組及查詢電話等無人應機,懷疑結業。截至昨日(4日)下午5時,海關及警方表示共接獲1,356宗相關舉報,有關執法部門正安排已舉報的市民錄取口供。有立法會議員稱,有私家醫院求助指遭仁滙拖欠數十萬元檢測費,部份檢測報告現時未能交到病人手中。

立法會議員陳凱欣今早在一個港台節目表示,近日收到一宗涉及仁滙醫務集團的私家醫院求助個案,該醫院會檢測仁滙的體檢樣本。院方指年初至今仍未收到仁滙的付款。

她提醒受影響的市民,如果近期曾在仁滙做體檢,應儘快聯絡醫生及追查有關醫療報告,因為直至4月底仁滙仍有將體檢樣本交給醫院,部份人的指數有超標。

陳凱欣指出,現時市面上仍有不少「集團式經營」銷售疫苗、檢測計劃等,促請政府儘快檢視現行法例有無規管漏洞。

另外,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主席林哲玄在同一節目表示,現行《私營醫療機構條例》未有規管部份醫療機構或體檢中心。如果只開設中心,聘請護士或受過訓練的人為他人打針,是否受規管有一定爭議,同時打針在香港是否屬醫療行為亦沒有界定。

林哲玄續說,現時有醫療集團利用醫療產品去推廣預繳式消費的商業行為,質疑該類集團未必有醫生處方,建議市民儘量避免預繳式消費。

另外,消委會亦接獲約600宗相關投訴,累積涉款超過339萬元,最高金額個案逾2.3萬元,平均每宗約5,600元。@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