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將為北約成員國新建風電場提供關鍵設備的中國公司,被發現具有中共軍方背景,引發了安全與競爭方面的爭議。
據《新聞周刊》周一(5月5日)報道,儘管政府國防智庫發出警告,作為北約成員國的德國仍然決定,其北海瓦特簡達(Waterkant)風電場項目,將指定中國公司「明陽智能能源集團」(Ming Yang Smart Energy)作為設備供應商。
德國北海瓦特簡達風電場項目計劃於2028年開始運行,發電能力近300兆瓦,可為約40萬戶家庭供電。該項目由德國資產管理公司盧克斯卡拉(Luxcara)主導。
據《新聞周刊》報道,「明陽集團」由退伍軍人張傳偉創立。他與中共及人民解放軍關係密切,該集團公司還大量僱用退役士兵等情況被披露後,引發了北約盟國對安全風險的擔憂。
根據中共廣東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網站上對張傳偉的中文簡介和採訪,他於1978年16歲時加入人民解放軍,18歲時申請加入共產黨。
該網站2023年發布的簡介稱:「自加入共產黨以來,張傳偉始終忠於黨,堅守信念,保持本色,用實際行動履行入黨時的初衷和誓言。」「他以通過產業振興國家、通過產業服務國家為使命。」
簡介還稱,該集團公司還僱用了超過300名退役士兵。在2022年,「超過50%的團隊有退役士兵的貢獻,他們要麼是『突擊隊』的領導,要麼是關鍵任務的骨幹力量。」但文中並未明確「突擊隊」的含義或工作地點。
2024年1月,德國國防與戰略研究所(GIDS)發布報告警告說,中共試圖通過「明陽集團」等私人企業獲得能夠影響全球秩序的槓桿。此前,張傳偉曾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呼籲在南海有爭議地區建設風電場,這些地區超出了中方專屬經濟區。
德國國防與戰略研究所指出,如果發生危機,中方提供的關鍵基礎設施可能被人為操控而失效。
根據《新聞周刊》看到的一份機密報告,該智庫表示,允許中國公司供應風電設備會帶來技術、政治和供應鏈風險,並明確建議德國政府不要這樣做。
北約科學技術組織能源安全計劃主席Arnold C. Dupuy也就此表示,不應該繼續讓中國公司參與該項目,理由涉及了安全、供應鏈及保護國內企業等多方面。
他還舉例說,美國此前曾指控中共通過「伏特颱風」網絡黑客活動滲透到美方的基礎設施。德國的能源項目也可能會成為中共實施網絡攻擊的途徑。
此外,一些批評者還對該風電項目靠近德國軍事實彈演習區域表示擔憂,並擔心這可能為中共利用國家補貼向歐洲傾銷風能設備打開大門,從而損害歐洲供應商,導致曾經蓬勃發展的歐洲太陽能板等行業衰落的情況再次發生。
德國資產管理公司盧克斯卡拉的發言人Lisa Zillessen就此對《新聞周刊》表示,該風電項目在技術上是安全的。公司「完全了解」將渦輪機合同授予「明陽集團」的政治影響,但可再生能源目標以及能源安全項目「沒有中國公司的設備組件是無法實現的」。
Zillessen沒有回答「明陽集團」被質疑具有中共及軍方背景的問題。
2024年7月,中國風力發電機製造商在德國獲得首筆訂單後,歐盟執行機構歐洲委員會已經對中國企業是否享有不公平補貼展開了調查。歐盟無法忘記,十多年前,歐洲太陽能產業因政策制定者沒有有效遏制中國進口而受到重創,導致許多歐洲製造商倒閉。
近年來,中國製造的風力渦輪機在歐洲獲得的訂單正在迅速增加。歐洲產業官員警告說,中國公司可能會長期留在歐洲市場。
德國風力發電協會(BWE)總經理Wolfram Axthelm在2024年對媒體表示:「一旦打開大門,你就無法再關上了」,中國風力發電設備產能過剩,意味著中國競爭對手正試圖湧入歐洲市場。
歐洲業界代表聲稱,中國製造商提供了諸如延期付款等激勵措施,並以比歐洲競爭對手低達50%的價格出售產品,使得他們很難進行有效抵抗。#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