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女子在網上發帖稱,在上海一家餐廳吃飯時,兩瓶水被收176元(人民幣,下同),質疑餐廳誤導消費。
據「百姓關注」報道,該女子表示,當天,她與男友在上海一家名為Frasca的餐廳用餐時,剛坐下,服務員過來詢問「要喝點甚麼」,她男朋友回覆稱「礦泉水」。服務員隨即拿來一瓶礦泉水。男朋友喝完了,服務員再次過來詢問是否需要加水,他們同意後,服務員又拿來一瓶礦泉水。
結帳時,女子發現賬單中一項消費了176元。因為小票上是英文,她查了翻譯後才知道,原來兩瓶礦泉水是依雲品牌(法國進口礦泉水),每瓶售價88元。
女子認為,服務員在詢問的時候有誘導消費的嫌疑,並且也沒有明確說明礦泉水是收費的。即使是收費的,外面2元一瓶的礦泉水在餐廳裏賣到15元以內也可以接受,但是這款礦泉水價格實在過高,服務員卻提都不提,她無法接受。
對此,餐廳方面回應稱,點單時已提供酒水單,上面明碼標價這款礦泉水是88元/瓶。
不過,因為這家餐廳有免費提供的檸檬水,女子認為,餐廳就是故意的,明明可以更清晰地提示顧客要「依雲礦泉水」還是「免費檸檬水」,非要用一些可能誤導的話術。不然誰會買他們88元/瓶的礦泉水?
最終,女子投訴後,該餐廳退還了176元的礦泉水費用。
「2瓶礦泉水被收176元」的話題,在網上引發熱議。
許多網民表示,「典型的陷阱消費。」「這不算是抬高物價了嗎?」「大坑了吧。」
一上海的網民表示,「我一個在上海生活的人都不敢想,吃個飯兩瓶水176元,你最起碼應該告知一下吧。不過,高端餐廳我就不敢說了。」「花錢買教訓。」#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