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日,美國駐華大使館在X平台宣布,將拒絕「生育旅遊」簽證申請,違者可能終身禁入美國,過去相關簽證也可能被吊銷。
此政策引發華人社區強烈反響。美國傑世律師事務所(JAS LAW, LLP)管理合夥人,陳雅芬律師就此接受《大紀元》採訪,深入剖析了出生公民權爭議。
美國駐華大使館帖文,強調嚴格審查旅遊簽證申請,若涉及「生育旅遊」意圖,將被拒簽,並追溯欺詐行為。陳雅芬律師在採訪中澄清:「旅遊簽證僅限旅遊用途,藉此赴美生子屬欺詐行為,隱瞞懷孕、簽證申請材料錯誤不實,均是違法的。
美國政府並非默許此行為,而是曾被欺騙,現在表態要加強審查。」她指出,大使館帖文表示,若發現欺詐,申請人將終身被禁簽,且後續申請(無論任何目的)均可能被拒,是因為欺詐行為造成該申請人已喪失可信度。
記者問及「生育旅遊」子女身份問題,陳律師表示,已獲美國護照的公民身份通常穩定;但僅有出生證明的子女,若父母被禁入境,後續申請護照可能受阻,具體後果「因個案而異」。
特朗普政府稱,「生育旅遊」加重納稅人負擔,俄亥俄州檢察長約斯特(Dave Yost)支持新政,而ACLU律師Cody Wofsy,警告政策可能損害少數族裔權益。陳律師進一步澄清:「多數孕婦自費醫療,非全然濫用美國醫療資源。」但她也觀察到,部份外國孕婦自稱無收入,利用醫院人道主義政策,生子後逃避醫療費用,加劇政府不滿醫療資源遭濫用。
新政引發某些「生育旅遊孕婦」恐慌。據《北美留學生觀察》報道,孕婦Liya和Nina提前入境美國,部份人甚至安排「連夜剖腹」。
1月22日,聯邦法院暫停新政,讓許多孕婦鬆一口氣。加州月子中心案件(經營者被判41個月監禁)重創產業鏈,未來這類孕婦,可能轉向加拿大、澳洲等地。
陳律師表示,新政尚未生效,便被多地法院發布全國性禁制令阻攔。新政規定,非美國公民或合法永久居民(綠卡持有者),其新生兒無權獲得公民身份。她分析:「這是特朗普移民政策的延續,旨在遏制『生育旅遊』,影響範圍包括短期簽證持有者,如學生和遊客。」對於持H-1B、F-1簽證的在美家庭,其子女公民權可能不受影響;但若新政生效,持B1/B2旅遊簽證赴美生子的案例,將受嚴格限制。最終裁決及政策細節尚不明朗。
歷史學家Heather Cox Richardson指出,出生公民權是美國移民國家的基石,特朗普政策威脅包容性。陳律師認為,新政可能為公民權改革提供依據,但美國傳統保障F-1、H-1B簽證持有者的子女權益,政策或僅針對B1/B2簽證子女。她建議華人嚴格遵守簽證規定,密切關注5月15日最高法院聽證。
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規定自2月19日起,非美國公民或綠卡持有者的新生兒,無權獲得公民身份,旨在遏制「生育旅遊」。陳律師表示:「此舉挑戰憲法第十四修正案。」該修正案保障在美出生者的公民權,1898年「黃金德案」確立先例。Richardson批評特朗普的解釋違背平等原則。
新政推行受阻,三次上訴失敗,24州以違憲為由提告,多地巡迴法院維持全國性禁制令。4月17日,最高法院宣布,5月15日將就行政命令的合憲性,或全國性禁制令的合法性,聽取口頭辯論。
維珍尼亞大學教授Amanda Frost,強調「黃金德案」先例穩固;明尼蘇達大學教授Ilan Werman,則支持特朗普的「效忠」論。陳律師分析:「最高法院可能聚焦三權分立,選擇細節議題裁決,避免直接衝突。」
陳律師建議華人遵守簽證規定,提供真實申請材料,並關注最高法院裁決進展,以應對潛在影響。#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