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有多繁華富庶就有多雍容風雅,不必說「四大發明」獨佔三項, 「唐宋八大家」佔了六家,李清照的「漱玉詞」 婉轉千古,但只「君主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仁宗一朝就群星璀璨,范仲淹、富弼、韓琦、包拯、歐陽修、文彥博……耳熟能詳,家喻戶曉。

宋真宗推廣了從越南佔城引進的良種稻,糧食產量倍增。就算北方歉收,還有江南這個大糧倉啊!「蘇湖熟,天下足」,只要蘇州、湖州糧食豐收,全國都不愁吃的。

宋朝造船技術水平是當時世界之冠,指南針被廣泛應用於航海,大宋海船行駛在「海上絲綢之路」,瑩潤典雅的宋瓷遠銷日本、高麗、南洋、印度、阿拉伯、埃及等地。

手工業、礦冶業、雕板印刷和造紙業迅猛發展,商業尤為發達,工商稅超過了農業稅,還出現了便於交易的紙幣——交子。10萬戶以上的城市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都市經濟刺激著百業興旺。東京汴梁店舖林立,茶肆酒樓,生意興隆。說書小唱,喜聞樂見,演戲雜耍,熱鬧非凡。夜市有水晶角兒、鱔魚包子、蟹釀橙、蜜煎果子等各種美食,象徵連生貴子的持蓮小童玉雕大受歡迎,北宋後期人口超過盛唐,達1億以上。

宋朝崇文抑武,優待並重用士大夫,不僅完善了科舉制度,而且大幅增加了科舉取士的名額。除了開國之初,從宰相到地方官絕大多數是科舉出身。19歲就金榜題名的寇準可謂天之驕子,而刻苦攻讀的范仲淹則是寒門學子的楷模。就是在小鄉村,也能聽到幼童們朗朗地背誦:「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朝野都非常重視教育,官辦學校和私立書院如雨後春筍般興旺,名流學者講課,使得新儒學——理學得以廣泛傳播。

難得可貴的是,「太祖誓碑」上「不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的祖訓,較為寬鬆的政治生態不僅有益於人才自由的發展,還蓬勃興起了以天下為己任的士大夫精神,他們對政治、文化、風尚都有著自覺得使命擔當,在朝堂、州縣甚至貶謫之地均貢獻良多,影響力日益壯大。

踏青賞花、端午競渡、中秋賞月、重陽登高、冬至獻履……從北宋《文昌雜錄》等史料來看,一年內大約三分之一的時間都是節假日,連皇帝、太后生日、換季時置辦衣服都放假,堪稱史上假期最多的朝代。

北宋趙昌(959—1016年)《林禽花圖》。(公有領域)
北宋趙昌(959—1016年)《林禽花圖》。(公有領域)

掩卷小憩,踏雪尋梅。撫琴弈棋,帶雨種竹,詩酒唱和……悠閒最是清心樂,人間有味是清歡。無論順逆,在游於藝的閒情逸緻中創造佳作的古人,是多麼棒的生活藝術家!燒香點茶,掛畫插花,並非只是文人愛好,已經普及到裝點店面的酒樓茶肆,飲茶、簪花、插花也融入平民百姓的生活日常。書卷氣與煙火氣互滲互融,就像雅俗共賞的宋詞。而最能體現宋代審美韻味的是宋瓷,溫潤素靜,清雅簡約,含蓄雋永。

那樣底蘊深厚的文化氛圍,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薰陶,世代的傳承與創新,在沉潛專注中精益求精……靖康之變,北宋驟亡。北方瓷窯多於戰亂逃亡中毀棄,名冠宋瓷之首的御用汝窯瓷器技藝失傳。倖存下來寥若晨星的汝瓷都是價值連城的稀世珍寶,那「雨過天青」的宋風汝韻,是千年仰望且難以仿製的絕美。

是非功過   東封西祀

澶淵之盟後百年的和平穩定,為北宋經濟文化的空前繁榮發展奠定了基礎。

和平不是一味退讓,而是靠實力奮戰出來的。宋軍拚死抵抗、堅守城池,直到遼軍打不動,以後不敢輕易南下。睿智沉穩的畢士安、耿忠老將高瓊、用床子駑射殺蕭撻凜的張瓌、溫厚「主和」的宋真宗、堅守談判底線的曹利用等人功不可沒。在恭謹持重的群臣中,寇準的剛直硬氣是相當另類、容易得罪人的,但若沒有他罵退逃跑派,力諫皇上親征,那大宋很可能就提前百年南渡了,還有那不超過30萬的砍價威懾……他就是非常之人在非常之時來撐這個危局的,晚清重臣曾國藩贊曰:「寇準實宋第一等人,未可厚非。」《推背圖》第十七象裏也(以像形字謎的方式)預言了立「奇功」的寇相。

北宋名相寇準(961—1023年),清宮殿藏畫本。(公有領域)
北宋名相寇準(961—1023年),清宮殿藏畫本。(公有領域)

(註釋:《推背圖》第十七象頌曰:「天子親征乍渡河,歡聲百里起謳歌。運籌幸有完全女,奏得奇功在議和。」 「完全女」的字謎是「寇」,雖然部份形似並不完全一致,但這種象形設謎是《推背圖》字謎文化常用的手法。)

主張遷都南逃的王欽若非常嫉恨寇準,他向宋真宗進讒言說:「澶淵之戰,陛下不以為恥,反而認為寇準有功?澶淵之盟是城下之盟,《春秋》典籍裏都認為是一種恥辱。陛下以萬乘之尊與外夷立城下之盟,難道還有比這更可恥的嗎?」 真宗一臉驚愕,繼而陰沉。王欽若接著詆毀道:「賭徒快輸時會傾其所有孤注一擲,陛下就是寇準的孤注而已,多麼危險啊!」

這些話喚醒了真宗許多的委屈不快,他想起了寇準催促自己親征的態度和語氣。關鍵是歷史將銘記這位強悍宰相的功績,而他這個九五至尊不僅黯然失色,而且怯懦窩囊。當時他急於簽約求和、花錢了事,卻留下了澶淵後遺症,那種難言的隱痛失落,被王欽若一語道破並放大,他深受困擾。有了嫌隙,真宗怎麼看「頗矜其功」的寇準都不舒服了。景德三年(1006)二月,寇準罷相。

真宗知道武將對澶淵之盟有異議,不僅錯失戰機,還要輸銀贈絹「資敵」。其實,宋遼邊貿中,大宋早把付出的歲幣以三倍的利潤賺回來了。真宗在意的是大宋折損的名分和負面評價對皇權的影響。他鬱悶糾結不已。

圖為北宋《大駕鹵簿圖書》局部,呈現皇帝祭天時的儀仗隊伍和宏大場面。(公有領域)
圖為北宋《大駕鹵簿圖書》局部,呈現皇帝祭天時的儀仗隊伍和宏大場面。(公有領域)

在王欽若、丁謂等人操作下,偽造天書,競獻「祥瑞」,真宗東巡泰山封禪,西至汾陰祭后土,祈禱天地祖神,賜福護佑大宋。從安史之亂到澶淵之盟,華夏中原終於從250多年的混亂動盪中迎來了太平盛世,以大規模隆重的典禮「鎮服四海、誇示夷狄」,彰顯趙宋皇權奉天承運的合法正統性。真宗大赦天下,廣建道觀,封官賞賜……

這場轟轟烈烈的天書封祀劇頻繁上演了十餘年,也使國庫空虛。宋真宗以後,延續上千年的帝王泰山封禪戛然而止。

將星隕落  武備廢弛

1014年,楊延昭去世,讓遼軍無比忌憚的「六郎將星」隕落,壯志未酬, 抱憾而終。

慶曆二年(1042年),宋與西夏三戰皆敗之際,遼朝屯兵北境,索要關南十縣。為避免兩面作戰,宋仁宗決定以增加歲幣(20萬)的方式維持和平。前去談判的大臣富弼對遼興宗說:「北朝忘章聖皇帝之德乎?澶淵之役,苟如諸將言,北兵無得脫者!」 意思是北朝忘記真宗皇上的大恩大德了嗎?澶淵之戰,如果先帝聽從楊延昭等諸將的建議,兵困馬乏的北朝將士一個也逃不出去。遼興宗不再提割地之事,答應管一管西夏。當年在澶州城下的遼軍面臨著被圍剿的滅頂之災,這是契丹人都不否認的事實。能議和脫險又獲得銀絹厚禮,更是做夢也想不到的喜從天降。

而沒抓住戰略良機的北宋憋屈地來回打轉兒,在得過且過的歲月靜好中懈怠,河北禁軍和京師禁軍「武備皆廢」。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年),遼以宋在山西邊境增修堡壘為由,要求重劃河東邊界,楊延昭之子楊文廣上書獻陣圖及收復燕雲的方略,還沒等到朝廷答覆,楊文廣即撒手人寰。次年秋,宋臣簽訂了割地國書。

楊業、楊延昭、楊文廣祖孫三代皆為北宋名將,並稱「楊家將」。左:楊業(929年—986年),又名繼業,北宋抗遼將領。中:楊延昭(958年—1014年),北宋抗遼名將。右:北宋大將楊文廣(?—1074年)。(公有領域)
楊業、楊延昭、楊文廣祖孫三代皆為北宋名將,並稱「楊家將」。左:楊業(929年—986年),又名繼業,北宋抗遼將領。中:楊延昭(958年—1014年),北宋抗遼名將。右:北宋大將楊文廣(?—1074年)。(公有領域)

多少意難平都融匯在《楊家將》的豪壯演義中,在民間傳說和後世戲曲評書裏,楊家幾代前赴後繼,七郎八虎闖幽州,寇準也詼諧機智地穿梭其中,蕭太后則是凶狠毒辣的大反派……

兵不血刃、黃袍加身的趙匡胤成為宋太祖,通過杯酒釋兵權、強幹弱支、分權制衡等策略措施,結束了中晚唐五代以來武將跋扈、兵變頻繁的亂局。

宋太宗兩次伐遼慘敗,折損了宋初以來最精銳的將士,包括被俘絕食而死的楊業。不得不轉向守內虛外,把募兵制與防禦性國防政策相配合。大量招募災民饑民、收編強盜和罪犯充軍,禁軍是「守京師,備征戎」的精兵,廂軍則是維護治安以及完成勞役的地方軍。武功不濟,宋太宗就大興文治,擴大科舉規模,選拔了李沆、寇準等名臣親信,文官迅速取代武將行使地方職權。

澶淵之盟後,崇文抑武的風氣日益濃厚。即使武將率軍「恢復幽薊,逐強蕃於窮漠」,也比不上科考狀元備受仰慕、待遇優渥。武將功越高,受到的猜忌排擠越大。屢建奇功的狄青從草根逆襲為主管軍政的樞密使,他沒有傅藥除去入伍時臉上刺的字,為的是讓天下那些被視為賤兒(黵面涅臂為號)的士卒知道也有英勇奮戰立功的出頭天。這位「面涅將軍」 在士兵和百姓中威望很高,在文臣當道的朝堂則飽受非議,捕風捉影為哪般?「無他,朝廷疑爾」,遭罷免離京的狄青「瘡發而卒」。

想起冠以「莫須有」罪名被冤殺的南宋名將岳飛,大宋對武將的防範壓制令人嘆為觀止。不斷更換駐地和將領的更戍法,造成兵不識將,將不識兵的局面,避免了武將擁兵自重,也造成部隊戰鬥力直線下滑。北宋中後期逐漸把「以文馭武」的統兵制貫徹到底,文臣不僅妥妥主宰了樞密院,而且是前線征戰說一不二的統帥,武將只是聽命執行的配角。隔行如隔山,缺乏軍事韜略和實戰經驗的文官,難免紙上談兵、眼高手低、屢吃敗仗。曾勸真宗親臨澶州北城的老將高瓊怒罵阻止他的文臣:「今敵騎充斥如此,猶責瓊無禮,君何不賦一詩退敵邪?」 文武各司其職,不可偏廢。矯枉過正走極端,是在自廢武功啊!

民諺曰:「做人莫做軍,做鐵莫做針。」除了科舉入仕,經商、手工藝、餐飲、娛樂等也是普遍的職業選項,北宋中後期的人才井噴都是文化藝術方面的,將星寥寥,武備廢弛。

積弊久   改革敗   黨爭烈   

有識之士都看出太平盛世的弊端,到了迫切需要解決的時候,但無論是范仲淹的慶曆新政還是王安石變法都失敗了,北宋由盛轉衰的頹勢不可逆轉,「三冗」的問題更嚴重了。「三冗」即冗兵、冗官、冗費,是北細明體制的痼疾,在中後期引發了一波又一波的財政危機。

北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財政收入超過一億兩的王朝,工商業稅源的開拓,使得北宋財用「十倍於漢,五倍於唐」,就是明清鼎盛期也望塵莫及。這麼富裕的朝代怎會錢不夠用呢?

燕雲夢斷,強鄰環伺,無險可守的開封乃四戰之地,不得不在都城駐屯重兵。鑒於隋唐被農民起義推翻的事實,大宋廣募災民為兵,以減少不穩定因素。入伍就相當於終身為兵,不得中途退役,家屬可以隨營。廂軍承擔了修路、運輸、築城、造橋等各種雜役,仁宗朝常備軍達125萬,朝廷直轄的禁軍82萬。「一歲所用養兵之費,常居六七」。北宋中後期與西夏斷斷續續地交戰,幾十萬大軍駐紮在邊境,軍費猛增。戰力不行,就靠海量人數填充。不管打輸打贏,最後都得花錢才消停。朝廷給遼國的歲幣、給西夏的歲賜加起來可不少哇!

無論是范仲淹慶曆新政還是王安石變法都失敗了,難以消除體制的痼疾,由盛轉衰的頹勢不可逆轉。左:王安石(1021—1086年),右:范仲淹(989—1052年)。(公有領域)
無論是范仲淹慶曆新政還是王安石變法都失敗了,難以消除體制的痼疾,由盛轉衰的頹勢不可逆轉。左:王安石(1021—1086年),右:范仲淹(989—1052年)。(公有領域)

北宋的高官厚祿和官數冗繁,實為歷朝之冠。官、職、差遣分離,分化事權,削減實力,相互牽掣的趙宋官制層層防範著武將文臣的坐大,雖有利於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皇位,但這種疊床架屋的設置也導致了機構臃腫、人員龐雜,又深陷繁文縟節中,效率更為低下,俸祿開支卻無比巨大。入仕除了科舉,還有薦舉制、恩蔭制等,皇上也會在節日或祭祀期間封官賞賜。

朝廷各種規模的慶典宴飲、宮殿樓閣的修繕……耗資不菲,宗室子孫的日常用度成倍增長,皇親國戚婚喪嫁娶的奢侈排場也帶來了一定的財政負擔。另外,賑災救濟費是必不可少的。

裁減冗官、精簡機構是慶曆新政的首要內容,淘汰大批碌碌無為或貪腐的官員,提拔務實能幹的到重要崗位。限制恩蔭補官的氾濫,權貴子弟和親屬必須通過銓試考核方可出官。范仲淹主導的吏治改革觸動了盤根錯節的官僚貴族利益,反對的聲浪此起彼伏,新政僅一年多就夭折了。

王安石變法繞開吏治的雷區,在宋神宗支持下高舉富國強兵的大旗,推進了軍隊建設,熙河開邊獲得空前大捷,也確實充盈了國庫,北宋財政收入峰值就出現在神宗熙寧、元豐年間。但在實施青苗法、募役法的過程中偏差很大,不少地方官為達成指標把負擔轉嫁到民眾身上,「剝民興利」,「民苦於役」,慘了老百姓!大宋朝堂新舊黨爭勢同水火,造成嚴重的內耗和撕裂。從王安石變法到司馬光廢法,對兩種極端方式持有異議的蘇東坡等人遭到文字獄的迫害、幾經貶謫流放,政治生態每況愈下。

北宋政和二年正月十六,汴京宣德門上空突然飛來了一群仙鶴,其中兩隻站在鴟尾上,頗甚閒適,余皆翺翔,爭鳴和應,經時不散。宋徽宗認為祥雲伴著仙鶴乃國運興盛的祥瑞吉兆,於是畫成千古佳作《瑞鶴圖》(公有領域)。
北宋政和二年正月十六,汴京宣德門上空突然飛來了一群仙鶴,其中兩隻站在鴟尾上,頗甚閒適,余皆翺翔,爭鳴和應,經時不散。宋徽宗認為祥雲伴著仙鶴乃國運興盛的祥瑞吉兆,於是畫成千古佳作《瑞鶴圖》(公有領域)。

金玉外  敗絮中  隱患爆  靖康恥

擊鼓傳花,百年積弊的大宋傳到了第八位皇帝徽宗趙佶手裏。「已有丹青約,千秋指白頭。」只想畫一輩子畫的趙佶因哥哥哲宗駕崩又無子嗣而被推上皇位,要踐行父親神宗的遺志有所作為太難了,財政赤字和激烈黨爭讓徽宗心煩意亂,而他興致盎然的不僅是琴棋書畫、茶藝瓷器、蹴鞠打獵,還有大手筆的宮苑營建……

書法精湛的蔡京是宋徽宗的藝術知音,也是他最倚重的能臣權相。蔡京以恢復新法為名大興黨禁,剷除異己。通過鹽茶專賣制和金融改革,聚斂豐沛的財力來支撐朝廷費用,滿足皇上的各種愛好需求。擴建了延福宮,徽宗還要營造最大的皇家園林——艮岳。蔡京非但沒用玉清昭應宮被雷電焚燬的前車之鑑勸誡皇上,還以易經卦辭「豐亨豫大」鼓勵徽宗盡情揮霍,天朝上國的天子當有這樣的享受和氣派。

徽宗怠政,「疏斥正士,狎近奸諛」,重用的都是投其所好、邀寵固位的人。大太監童貫擔任樞密使,掌控朝廷軍事大權。高俅因踢得一腳好球而官至太尉,在禁軍訓練上玩了不少熱鬧的花架子,讓徽宗看了十分滿意。平時高俅把士兵當作私役,軍隊經商不務正業。

朝政紊亂,痼疾日久。賣官鬻爵之風盛行,而重賦奪盡百姓之財。為了滿足艮岳疊石造景的需要,搜刮天下,大興「花石綱」(往汴京運送花石的船隻,每十船為一綱),為了讓運載奇石的船隊通過,竟拆毀橋樑,鑿壞城郭,民怨沸騰,受花石綱荼毒最深的江浙地區,爆發了方臘起義。

宋徽宗沉迷於藝術和祥瑞中,活在寵臣親信報喜不報憂的吹捧讚頌裏,自我感覺甚好,他一手把書畫瓷器藝術推向高峰,一手又引爆了澶淵之盟的隱患雷。聯金滅遼後,金軍南下,攻陷開封,靖康二年(1127年),太上皇宋徽宗、皇帝宋欽宗、后妃、太子、公主、貴卿、朝臣等三千多人被押上北去的囚車,另擄走宮女、民女一萬五千多人到金國做娼妓。京都金銀財寶被掠奪一空,收藏的書畫珍品慘遭荼毒,艮岳的山水奇景已是滿目瘡痍,北宋王朝以這樣奇恥大辱的方式落了幕。

[北宋] 王希孟的青綠山水《千里江山圖》局部,層巒疊嶂,煙波浩渺,清新曠遠 ,靈秀俊逸。(公有領域)
[北宋] 王希孟的青綠山水《千里江山圖》局部,層巒疊嶂,煙波浩渺,清新曠遠 ,靈秀俊逸。(公有領域)

《千里江山圖》與《清明上河圖》均為宋徽宗的宮廷畫師之作,江山如此多嬌,汴京如此繁華,這北宋末期定格千載的傳世經典,令人眷戀唏噓!

參考資料:
《宋史》、《續資治通鑑長編》
《宋會要輯稿》
(北宋)《文昌雜錄》,
(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
林鵠《憂患:邊事、黨爭與北宋政治》
陳峰《武士的悲哀:北宋崇文抑武現象研究》
北宋後期文臣與宦官共同統軍體制的流弊(陳 峰)
從金融視角看北宋的滅亡(陳忠海)
余耀華《宋徽宗時代》|蔡京集團的斂財術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