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中央情報局(the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簡稱CIA)發布了一則面向全球華人的中文招募廣告,引起了一波熱議。在一些人看來,這些影片可能手法拙劣,但實際上這可能是針對中共的心理戰中精心策劃的最新一擊。
美國中情局於5月1日發布了兩部由專業人員製作的普通話影片,分別名為《選擇合作的原因:成為命運的主宰者》(Why I Contacted the CIA: To Take Control of My Fate)和《選擇合作的原因:創造美好遠景》(Why I Contacted the CIA: For a Better Life)。這兩部短片描述了使用化名的中共官員對中共政權日益失望:被大清洗所困擾,對事業停滯不前感到沮喪,對腐敗盛行感到厭倦,最終選擇與美國中情局聯繫。
中情局在YouTube、Facebook和IG(Instagram)等社交平台上傳播這些影片,詳細說明了如何通過加密渠道和暗網門戶進行安全聯繫。
這個高度公開的招募活動是2024年10月開始的更廣泛活動的一部份,旨在重建中情局在中國、伊朗和北韓等難以滲透國家的情報網絡。在此之前,美國已在俄羅斯成功招募了一系列情報人員,並重新開始關注中國,中情局局長拉特克利夫(John Ratcliffe)稱中共是美國最大的軍事和網絡威脅。
美國中情局的這個努力也是對歷史性損失的回應;2010年代初,中共反間諜部門搗毀了一個重要的中情局間諜組織,導致眾多線人被捕並被處決。從那時起,中國就成了世界上開展情報活動最困難的環境之一。中情局公開招募間諜,可能是想繞過傳統障礙,重新與政權內部的潛在線人建立聯繫。
對於中情局發布中文招聘影片一事,中共外交部不出所料地表達強烈抗議。此外,中共的國家安全部(the Ministry of State Security,簡稱MSS)最近加強了對外國間諜活動的公開警告。國安部指責外國機構冒充戀愛伴侶或招聘人員,引誘本國公民提供敏感訊息。
中共間諜機構還指控美國情報部門購買中國社交媒體帳戶和中國手機SIM(全稱為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用戶身份模塊)卡,繞過國家身份證系統,在網上接觸目標。在微信等平台上,中國國安部加大了訊息發布力度,敦促公民舉報可疑行為,甚至向那些響應北京所謂反外國間諜號召的人提供獎勵。
而在中國社交媒體上,主要的反應是嘲笑中情局的活動。網民們嘲笑這些影片製作不專業、內容不靠譜,或者簡直是荒謬可笑的。許多人質疑,在中共政權嚴格的監控下,是否會有內心有想法的人會冒險聯繫中情局。模仿影片迅速在網上流傳,將招募影片變成了全民流行影片。中國平台上的主流觀點認為,中情局低估了中共政府控制訊息的能力,也低估了普通公民對政權的忠誠度,或者說是恐懼感。
儘管遭到了一些網民的嘲笑,然而中情局最近的影片宣傳活動可能是故意這樣製作的,故意讓招聘影片看起來笨拙、虛構、容易被嘲笑。根據中情局的心理戰(psychological operations,簡稱PSYOP)戰略,這些影片的目的可能遠遠超出了直接進行招募本身。
這個招聘影片的風格和基調與傳統的心理戰理論非常吻合,其目的不僅在於影響個人,還在於在目標機構內部製造系統性的懷疑、恐懼和不安。中央情報局發布的《游擊戰中的心理戰》(Psychological Operations in Guerrilla Warfare)培訓手冊概述了塑造認知和行為的戰術,這些原則在當今的數字假情報戰中依然適用。
回顧歷史,這類資訊戰早有先例。冷戰期間,美國中央情報局曾秘密資助文化機構、報紙和廣播公司,以對抗蘇聯在歐洲的影響力。2014年,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在古巴啟動了一個秘密社交媒體平台「蜂鳥」(ZunZuneo),俗稱「古巴推特」,旨在鼓勵年輕用戶大膽表達不同政見。儘管該項目並非由中央情報局運作,但它反映了美國在專制政權下利用媒體鼓勵反抗和擴大不滿情緒的廣泛戰略。
在這種情況下,中情局的影片似乎是為了利用中共內部日益高漲的失望情緒而量身定制的。在中共黨魁習近平發起的高壓反腐運動中,數以千計的官員被清洗,通常沒有任何警告或正當程序。招聘影片中的戲劇化情節反映了這個現實,描繪了生活在任意處罰恐懼中的中層官僚,以及因職業停滯和不平等現象而深感沮喪的雄心勃勃的專業人士的真實感受。
前中情局中國問題分析師丹尼斯‧懷爾德(Dennis Wilder)認為,這場運動標誌著從被動收集情報到主動參與的轉變。這也可能是一種心理上的瓦解,影片的目標是破壞中共的內部凝聚力。
這場運動還可能成為一個全球訊號。它告訴美國的盟友和美國公眾,在經歷多年挫折之後,情報部門再次認真對待中共的威脅。它還向海外華人,尤其是學術界、科技界和商界的專業人士傳遞了一個訊息:我們在一直關注,我們希望你們站在我們這一邊。
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的《游擊戰中的心理戰》手冊,一旦攻入敵人的心理,就可以不費一槍一彈取得勝利。在這種情況下,中情局的影片可能要達到五個關鍵目標。
首先,影片揭露了中共內部的妄想症,迫使中共政權將資源轉用於內部監控。
其次,影片凸顯了中共內部腐敗和民眾不滿,擴大了官僚機構內部的裂痕。
第三,這場運動以海外中國公民為目標,將他們定位為潛在的長期情報資源。
第四,行動的公開性再次證明,美國情報機構依然強大,並反駁了美國衰落的說法。
最後,這次行動的目的可能是有意刺激中共政權引發過激反應,如大規模清洗、加強審查或打擊外國媒體等,這可能令其在外交上自暴其醜,並進一步暴露中共的獨裁統治。民眾強硬的反應還可能激化內部的不同聲音,增加政府官員或中國公民選擇與中情局合作的可能性。
通常而言,間諜世界建立在層層謊言和虛假資訊之上。所以,美國中央情報局發布這段影片這個事實本身,可能和它是否真的招募了任何人一樣重要,甚至更加重要。習近平現在知道中情局的目標是中共黨員和中國公民,無論公眾如何嘲諷,他都將被迫作出回應,在他已經疲於應付特朗普總統重返白宮,以及中美貿易戰升級的這個關鍵時刻,被迫轉移有限的資源轉向更激烈的內鬥。
作者簡介:
安東尼奧·格雷斯福(Antonio Graceffo)博士,是經濟學教授和中國經濟分析師,在亞洲工作、生活了二十多年。他本科畢業於上海體育學院,擁有上海交通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並曾在美國軍事大學(American Military University)研究國防議題。
原文:CIA’s Chinese Recruitment Ads: A Psychological Operation Against the CCP?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