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上海一法院二審判定2021年4月在上海車展站上Tesla車頂的張女士侵犯Tesla名譽權,應向Tesla賠禮道歉並賠償17萬元(人民幣,下同);同時,策劃該事件的媒體人封某向Tesla道歉並賠償25萬元。此次「上海車展事件」使Tesla遭受了超過1.7億元訂單直接損失。該消息登上大陸7月13日熱搜。
7月11日,就2021年4月在上海車展站上Tesla車頂「維權」一案,上海市青浦區法院作出維持一審原判的二審判決:河南張女士被認定侵犯Tesla名譽權,應向Tesla賠禮道歉並賠償17萬元。
同時在二審判決中,法院認定媒體人封某在2021年4月19日「上海車展事件」中,起到了組織、策劃的作用。因封某長期在微博上攻擊Tesla,貶損Tesla名譽的行為,法院判決其在微博帳號及《法治日報》向Tesla賠禮道歉,賠償損失25萬元。
另據《每日經濟新聞》7月12日透露,另一宗一審判決結果顯示,中國某新能源車企CEO對此類事件發表不當言論被判敗訴,需向Tesla道歉並賠償。
多家大陸媒體的報道顯示,據司法評估機構出具的評估報告顯示,「上海車展事件」使Tesla遭受了超過1.7億元訂單直接損失、數千萬元的商譽損失。而且在此事件後還曾發生了幾宗車主號稱Tesla「煞車失靈」的事故,最終司法鑑定機構作出的鑑定結果都顯示事故原因與Tesla車輛本身無關。
7月11日晚間,張女士對紅星新聞表示,Tesla起訴的名譽權糾紛不是產品質量糾紛案件,有關數據問題的買賣合同糾紛案件正由北京市大興區法院審理中,目前未出審判結果。
2021年4月19日,上海車展媒體日首日,一名Tesla女車主(張女士)身穿印有「煞車失靈」字樣的T恤,爬上Tesla展車車頂,高喊「Tesla煞車失靈」,後來,該女士被保安帶走。這一事件迅速在網絡上引發關注。
據悉,2021年3月9日,一段「河南女子坐在Tesla車頂維權」的影片引發關注。影片中,張女士持喇叭坐在一輛貼有「Tesla煞車失靈」字樣,且已被撞毀的Model3事故車上,喇叭循環播放著「TeslaModel 3中國新年期間煞車失靈,引發交通事故,一家四口險些喪命」的錄音。
針對此事,Tesla於2021年3月10日下午作出回應,把這宗事故確定為因違章駕駛導致的車主全責事故,稱「經過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未見車輛制動系統異常」。
2021年4月23日,Tesla官方發微博對此事進行了說明:
1,因為車主沒有在U盤中創建專用文件夾,導致行車記錄儀並未開啟,因此發生碰撞事故時沒有任何影片記錄。
2,車輛碰撞時的瞬時橫向減速度並未達到側氣囊和氣簾開啟閾值,車左後門內襯飾板無侵入損傷,故安全氣袋沒有膨脹。
3,Tesla的車輛數據是以加密形式存儲,無法直接讀取、修改、刪除。
4,車主已正常使用該車輛超過一年,該事故並非產品質量問題導致,因此對Tesla提出原價退車的訴求沒有法律依據。
2024年5月,上海市青浦區法院作出一審判決,張女士被認定侵犯Tesla名譽權,要向Tesla賠禮道歉並賠償172,275元。
判決書顯示,法院認為在該案中,張女士未提供任何證據證明案涉車輛確實存在煞車失靈這一故障,張女士在庭審中亦明確承認實施案涉行為時主張的煞車失靈系其主觀判斷;張女士亦不申請對案涉車輛是否存在煞車失靈進行司法鑑定,故根據誰主張誰舉證原則,理應由張女士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後果。
此外,公安機關認定該案涉交通事故成因系案外人駕駛案涉車輛時,未與前車保持足以採取緊急制動措施的安全距離,故負事故全責。因此,張女士在無任何客觀依據證明案涉車輛存在煞車失靈的情形下,貿然實施的案涉行為,構成誹謗行為。
對於一審判決結果,張靚表示不接受,並透露將上訴。如今,二審宣判塵埃落定。
Tesla作為電動汽車龍頭企業,雖然價格比中國國產電動車高出很多,但在中國市場依然佔有一席之地。所以網民「yingran0729」認為:「應該背後有不正當競爭因素在。」
「d不言而喻」也認為:「普通人哪有這個精力去折騰,四年為了這件事去折騰,還要不要生活了,一切早已有了答案。」
百度用戶5722101760則揶揄道:「她(車主)敢跟Tesla鬧,看看誰敢跟我大比亞迪鬧。」#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