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醫生組織今日(12日)記者會上表示,本港正處於新冠疫情高峰期,呼籲高危人群如長者、兒童、慢性病患者及早接種疫苗,提升保護力。

「新冠公共健康關注組」引述衞生防護中心的監測數據,指本港呼吸道樣本對新冠病毒檢測陽性的比率由3月16日至22日的1.71%急升至4月27日至5月3日的11.42%,創近52周以來新高。4月27日至5月3日的一周内新增與新冠相關死亡個案31宗,遠高於3月16日至22日的3宗個案。

關注組成員之一、香港大學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講座教授、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孔繁毅教授表示,種種數據均反映本港正處於新冠高峰期,現時本港主流變異病毒株為XDV及JN.1後代譜系,均具有較高免疫逃脫能力,增加重複感染機會。

亞洲兒童傳染病學會會長、兒童免疫、過敏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關日華則表示,病毒可透過飛沫和接觸傳播,而現時最流行的 XDV 變異株傳播力高,感染後潛伏期約為2至14天,平均5天,主要病徵包括發燒、咳嗽、流鼻涕、喉嚨痛、發熱、嘔吐、腹瀉、四肢乏力及頭痛等,部分患者更會出現呼吸困難、肺炎、嚴重呼吸系統感染或急性腦炎。

他提醒家長和照顧者需留意病童體溫、進食量、大小便次數等病情變化,並觀察有否出現咳嗽、流鼻涕、嘔吐等新增症狀或面色蒼白、呼吸急促等病情惡化跡象,如有懷疑應盡快就醫。他亦強調兒童免疫系統未成熟,染疫後或會引致嚴重併發症,家長可以考慮讓合資格兒童接種疫苗。

心臟科專科醫生謝德新引述一項研究數據指出,與18至24歲健康人士比較,60歲或以上長者出現新冠重症的風險高12至20倍,遠高於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等其他風險因素。本地一項在疫情間進行的研究發現,長者因感染新冠整體死亡率為16.8%,當中80至89歲組別高達30%。

他續說,病人除出現發燒和炎症增加心臟負擔外,更可能導致心肌損傷,曾感染新冠人士較易被診斷出心臟衰竭。他引述一項研究表示,急性感染期內(感染後30天內),感染者發生主要心血管疾病如中風、心力衰竭、冠心病等風險皆大幅上升。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曹忠豪提到,有數據顯示本港目前85%嚴重及死亡個案未有接種疫苗,或最後一次接種已超過6個月。以年齡劃分,60歲以上人士佔嚴重個案87.1%,死亡個案更高達96.8%。

關注組表示,政府現有提供針對JN.1變種病毒的mRNA疫苗,50歲以上人士、18至49歲長期病患者、6個月大或以上免疫力弱人士或從未接種過疫苗的嬰幼童、孕婦及醫護人員均可免費接種。@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