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造成39人死亡的南丫海難,死因研訊今日(13日)續審。由多名財利船廠職員現場作供,或讀出其書面供詞。維修部主管作供時指,「南丫四號」圖則之間存在明顯矛盾。

繪圖員張福初供稱,曾於1995年、1998年及2005年多次為「南丫四號」計算船隻傾斜穩定性,並在海事處人員陪同下進行傾斜測試。但他不清楚其上司有否審批報告。張透露,2005年引入電子軟件後,穩性報告由另一名繪圖員負責撰寫,他僅將數據交予上司Jon Leizaola,並稱「不知道」對方是否批核。

不過,前工程師Leizaola在警方越洋錄取的法定聲明中表示,自己1996年已離職,不清楚任何穩性報告細節,對船上有多少個水密艙亦一概不知。他強調,穩性計算與圖則交予海事處一事,全由張福初處理。

財利時任維修部主管羅炳生出庭作供時則指,「南丫四號」圖則之間存在明顯矛盾。其中部份圖則顯示油箱房與舵機房之間設有水密艙壁,須裝水密門;但另一版本則標示為通道口,未有明示水密設計。他稱由於圖則未講明是否防水,因此未必安裝水密門。他又強調,圖則最終應由工程部經理張泉佑審批;若張不在,則由董事羅愕瑩處理。

另外,羅炳生亦提及「海泰號」船頭加裝金屬鋼片,聲稱是為防止撞損,但不清楚是否經海事處批准,亦未見鋼片曾被更換。

至於傾斜測試過程,另一繪圖員鄺啟紀稱曾參與1996年測試,由海事處人員現場見證。家屬代表質疑測試報告顯示船身重量兩年間增重逾5噸,鄺表示不知原因,因他1998年已離職。

研訊亦揭示驗船程序出現錯誤。財利時任助理工程師許森偉供稱,2006年接手南丫四號維修及預約驗船工作。他承認2003年未有進行四年檢,至2005年才補做,導致驗船循環「錯足10年」,但不清楚是否曾申請延期。

研訊將繼續。

案件編號:CCDI-1075-1113/2012(MC) @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