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將於周二(5月13日)至周五(5月16日)訪問中東,預計造訪沙特阿拉伯(Saudi Arabia)、卡塔爾(Qatar)與阿拉伯聯合酋長國(UAE)。這是他第二任期以來的首次重大外交出訪,在此之前,他曾於兩周前前往梵蒂岡參加教宗方濟各的葬禮。

特朗普此行預計將宣布一系列重大投資協議,旨在吸引海灣資金投入美國國防、科技與人工智能(AI)等關鍵領域。他此行也將聚焦中東局勢,包括以色列與哈馬斯恐怖組織之間的戰爭,以及與伊朗的核談判進展。

特朗普第一站將抵達沙特首都利雅得(Riyadh),預計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Mohammed bin Salman)將以隆重儀式迎接,類似於特朗普第一任期所受到的待遇。這與拜登總統在2022年僅獲「碰拳式問候」(fist bump)的冷淡待遇形成對比。

如同第一任期,特朗普再次選擇中東作為首場重要出訪地,但與八年前不同,此次行程並未包括以色列。

以下是特朗普中東之行期間的預期重點。

推進「美國優先」式投資承諾

特朗普明確表示,他的出訪將優先考慮那些願意大舉投資美國的國家。

沙特近期承諾未來四年將對美國投資6,000億美元,阿聯酋則已承諾於未來十年內投入1.4萬億美元,重點涵蓋AI、晶片基礎設施、能源與製造業。

中東事務專家、前奧巴馬政府國務院官員魯賓(Joel Rubin)表示,特朗普首度重大出訪,「象徵著他對海灣盟友的重視」。

他向《大紀元時報》表示:「這樣的象徵意義,有助於特朗普塑造美國的全球定位,並鞏固與這些國家的關係。」

魯賓說,特朗普此行將致力於推動其經濟議程,爭取海灣國家做出大額投資承諾。

此外,預計特朗普也將關注重大的軍備交易,包括一筆價值超過1,000億美元的沙特軍購案,以及向卡塔爾出售大量武器。

美國國務院近期批准可能向沙特出售總值35億美元的AIM-120C-8先進中程空對空導彈。特朗普也將出席5月13日舉行的「沙美投資論壇」,屆時美國與沙特的商界領袖將共聚一堂,尋求新的投資機會。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東項目主任Jon Alterman預測,特朗普此行將促成大量投資協議。

Alterman在行前記者會上表示:「這些貿易與投資協議將強化特朗普作為談判者的形象。我預期部份協議會涉及AI與加密貨幣領域。」

今年2月,特朗普曾在邁阿密舉行的「未來投資倡議研究所優先峰會」(Future Investment Initiative Institute Priority Summit)上宣布,他將訪問沙特,敲定一筆1萬億美元的協議。

5月11日,特朗普宣布美國將從卡塔爾獲得一架免費贈送的飛機,作為新的空軍一號。

特朗普在其擁有的社交平台Truth Social寫道:「國防部將獲得一份禮物,一架免費贈送的波音747飛機,暫時取代已服役40年的空軍一號,整個交易過程將完全公開透明。」

一名白宮官員5月11日告訴《大紀元時報》,卡塔爾確實提出向國防部捐贈一架飛機,但表示特朗普本周訪問卡塔爾期間,不會正式移交或接受這份禮物。

卡塔爾政府表示,轉移飛機的相關事項仍「在審議中」。

白宮新聞發言人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則向《大紀元時報》表示:「外國政府贈與的任何禮物,皆會完全依據相關法律合規接受。特朗普政府致力於完全透明。」

沙以關係正常化

儘管特朗普此行的主要目標是宣布重大投資與軍售協議,但他也預計將討論關鍵的區域安全議題,其中最主要的是以色列與恐怖組織哈馬斯(Hamas)之間正在進行的戰爭,以及更廣泛的沙以關係正常化問題。

其中一大焦點,是敦促沙特正式加入《亞伯拉罕協議》(Abraham Accords)。該協議於2020年底達成,使以色列與數個阿拉伯鄰國建立正式外交關係,為特朗普第一任期的重要外交成就。

然而,沙特王儲曾公開表示,若要實現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必須在巴勒斯坦建國方面取得具體進展,而這正是以色列現任政府堅決拒絕的條件。

因此,在這方面取得突破的期望仍然相對保守。

「沙以關係正常化正變得越來越遙遠」,魯賓指出,「比過去任何時候都還要遙遠。」

他說,若要使特拉維夫與利雅得建立正式外交關係,代價將是「非常高昂的」,這牽涉到「以色列政府需同意一項最終導向兩國方案的和平進程」。

伊朗核談判進展

特朗普此次訪問海灣國家期間,另一項緊迫的安全議題,是與阿拉伯領導人討論有關伊朗核計劃的談判情況。

隨著伊朗與以色列緊張局勢升高,海灣國家越來越擔心區域衝突擴大,將威脅其經濟穩定。

Alterman表示:「他們擔憂一旦與伊朗爆發軍事衝突,他們將遭受波及。」

這些國家還認為,鑑於伊朗政權目前的脆弱性和嚴重的經濟問題,眼下正是美伊達成協議的關鍵時機。

「與2015年相比,如今海灣國家對美伊談判的支持程度要高出許多。」Alterman說。他還指出,與前幾任美國總統相比,阿拉伯國家對特朗普解決這一問題的能力更有信心。

美國與伊朗已於5月11日在阿曼舉行第四輪會談。

特朗普早先表示,美方尚未決定是否允許伊朗在新協議下於本土濃縮鈾。特朗普5月9日對記者說:「我們尚未做出那個決定,但我們會作出決定。」

然而,伊朗外長賽義德‧阿巴斯‧阿拉格齊(Sayyid Abbas Araghchi)隔日表示,儘管美國施壓,德黑蘭絕不放棄其「核權利」。

特朗普最近也提出一項爭議性建議——將「波斯灣」(Gulf of Persia)改名為「阿拉伯灣」(Gulf of Arabia)。

他於5月7日對記者說:「我不知道這樣是否會傷了某些人的感情,」但他表示,將在此次中東行中正式宣布此項命名決定。

油價與俄烏戰爭:特朗普的雙重盤算

特朗普目前致力於壓低國內汽油價格以抑制通脹,預計將向海灣國家施壓,維持低油價。除了控制通脹,特朗普此舉的另一動機是削弱俄羅斯的石油收入。

今年1月,特朗普曾呼籲沙特與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壓低油價。近幾周來,布蘭特原油價格每桶下跌超過10美元,跌至約60美元出頭。這主要歸因於沙特5月主動提高產量,超出市場預期,這也是特朗普出訪前贏得的一場重要勝利。

不過,專家指出,沙特能否長期維持此價格仍屬未知,根據CSIS估計,沙特要達到財政平衡,油價約需在每桶100美元上下。

特朗普於1月23日在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發表演說時說:「如果油價下降,俄烏戰爭將立刻結束。」

他認為,油價下跌將使莫斯科失去其用於資助軍事行動的重要收入,從而加速戰爭終結。

深化稀土合作 特朗普致力擺脫對中依賴

沙特過去15年來在礦業領域取得長足進展,並已將自己定位為稀土市場的主要參與者。

這個伊斯蘭王國目前坐擁約2.5萬億美元的礦產儲量,並積極尋找外國投資者以開發這一潛力。

特朗普此行有可能深化與沙特在關鍵礦產開採與探勘方面的合作。

CSIS關鍵礦產安全計劃主任巴斯卡蘭(Gracelin Baskaran)於簡報會上表示,對於特朗普政府來說,這是一個日益重要的戰略重點,在剛果和烏克蘭的行動已證明了這一點。

她表示:「對美國而言,目前最關鍵的瓶頸在於礦物加工,而中國控制了60%至90%的產能。深化美沙合作,可望擴充美方的加工產能,減少對中國的依賴,並強化長期供應鏈安全。」

沙特一直積極擴展採礦業,作為其「2030年願景」(Vision 2030)計劃的一部份,該計劃積極推動經濟多元化,試圖擺脫對石油的依賴。

就在上周,沙特內閣宣布,該國正考慮與美國簽署一項聚焦於礦業與金屬合作的正式協議。

原文「Trump Heads to Middle East—Here’s What to Expect」刊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