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世軍復康服務及社企轄下單位「創健堡」與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合作, 設計出兩套分別為針對腰背痛的「長青動力普拉提」(Evergreen Pilates)及針對膝痛的「紓膝動療」(KneeEase Therapy)。研究發現這些運動介入具臨床意義,能減輕痛楚症狀和增強下肢肌力,對膝痛年長者具積極效益。
團隊稱今次「維拉律敦治・荻茜運動治療計劃」是香港首個針對本地長者腰背痛進行運動治療的研究,為本地運動治療建立數據,有助制定解決方案,以減輕香港老齡化社會面對的醫療壓力。
「長青動力普拉提」研究共有116名腰背痛6個月、60歲或以上長者參與,為期6周共12堂課。團隊為60名「運動組」成員進行介入前及介入後的評估,並與沒有接受任何運動治療的56名「對照組」成員比較成效。
研究發現,「運動組」在介入後,疼痛分數平均下降了2.1分達四成,顯示參加計劃後腰背痛大減,相反「對照組」腰背痛減少不足一成。團隊形容長者參加計劃後腰痛大減,成效極為顯著,長者活動量增加,生活質素從而獲得提升。
至於「紓膝動療」研究,共有130名出現膝痛3個月、60歲或以上的長者參與,為期8周共16堂課。團隊為72名「運動組」成員進行介入前及介入後的評估,並與沒有接受任何運動治療的58名「對照組」成員比較成效。
不論是「長青動力普拉提」或「紓膝治動療」研究,「運動組」成員經介入後,在5次坐站測試的評估中均顯示其所需時間皆比介入前快 2.6秒至3.1秒,即參加者在更短時間內完成5次坐站測試。團隊分析指,結果可被視為有臨床意義,足以證明所做的運動訓練增強了下肢肌力。
此外,「運動組」的「恐懼迴避信念」(FABQ)在介入後跌17.5%,顯示長者少懼疼痛而增加活動量,他們更願意進行運動治療,令腰背痛及膝痛減少,恐懼迴避信念因而進一步降低, 形成良性循環。
倡納入日常康復計劃
團隊建議未來可延長追蹤「長青動力普拉提」的研究時間,以觀察介入效果的持續性;擴大樣本數,或進行亞組分析,如急性和慢性,以辨別不同群體的反應;並探討結合心理或行為支持策略, 強化對殘障與恐懼迴避的改善。
另外,建議將「紓膝動療」運動訓練方案可納入日常康復計劃,以促進其肌力及功能改善;未來的研究可考慮延長訓練計劃的介入時間,或結合其他針對平衡相關的運動,以進一步提升參與者整體的功能及生活質素。
60歲的吳女士稱,長期受膝蓋疼痛、下背痛及間歇性腳麻痹困擾,上落樓梯舉步維艱,曾接受物理治療但效果未如理想。在接受「長青動力普拉提」訓練後,上落樓梯更加輕鬆自如,腳麻痹症狀也明顯改善。當意識到運動的重要性後,她現持續參加普拉提核心訓練班及肌筋膜伸展班,養成恆常運動的健康習慣。@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