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美國與英國達成貿易協議,成為特朗普政府宣布全球性「對等」關稅以來達成的首份協議。北京批評,該協議很可能在針對中方。

專家指,美英貿易協議是一場大國在供應鏈與規則制定主導權方面的角力,是「結構性排中共」,並認為全球貿易將進入以「安全、信任與排他性」為基礎的嶄新階段。

美英協議中共不滿 憂中國產品被擠出供應鏈

5月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與英國首相施紀賢共同宣布達成貿易協議。中方對相關條款感不滿,認為這是將中國產品排擠出英國供應鏈的舉動。

英國《金融時報》5月13日報道,一位中共政府的貿易顧問表示,英國接受了美國的貿易安全條款,令北京感到震驚,尤其是在英國首相施紀賢政府一直在努力改善與中方關係的背景下。

14日,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關於英國與相關國家的貿易協議,我想指出,國家間的合作不應針對或損害第三方利益。」

中共是英國的第五大貿易夥伴。2024年的雙邊貿易總額達到了984億英鎊。北京擔心,美英貿易框架協定將把中國商品擠出英國的供應鏈,使得已經遭受美國高關稅重創的出口業,更為雪上加霜。

面對北京的指責,英國政府稱,與美國的協議「符合國家利益,確保關鍵行業數千個就業崗位,保護英國企業,為未來更大貿易奠定基礎」。協議中的「外部條款」「並非旨在破壞與任何第三國的互利經濟關係」。

5月15日,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在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金融時報》的報道釋放了多層戰略性訊息,「已不僅僅是單一『雙邊貿易協定』,而是一場大國在供應鏈與規則制定主導權上的角力」。

英國快速靠向美國 中共成目標

據《金融時報》,美英貿易框架協定中,英國獲得鋼鐵和汽車關稅減免的條件是「迅速滿足美國政府對供應鏈安全及相關生產設施所有權的要求」。英國官員表示,特朗普政府強調,中共就是這一條件所指的目標。

報道還說,北京擔心特朗普利用雙邊談判向貿易夥伴施壓,將中國排除在供應鏈之外,警告各國不要與美國簽署威脅中方利益的貿易協議。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張燕生稱,很明顯,華盛頓會在貿易談判中迫使其它國家接受類似條款,以孤立(共產)中國, 「這種毒丸條款實際上比關稅更糟糕」。

黃大衛分析說,美英達成的含有安全附加條件的貿易協議是特朗普新任期推動「互惠關稅」以來的第一份協議,「不只是降稅,而是有條件降稅:必須清除供應鏈中不符美國國安條件的風險成份(暗指中資或中製部份)」。

他說,中共被「明確視為目標」。英國同意接受美國以《232條款》為基礎的「安全審查機制」,北京認為這是針對它的「毒丸條款」(Poison Pill Clauses)。這類條款一旦簽入協議,即使將來政府更迭也難以取消。

《232條款》是指美國《貿易擴張法》(Trade Expansion Act)第232條。該條款用來調查進口產品是否危害國家安全。 由商務部產業與安全局調查,若產品對美有威脅,總統可加徵關稅、 限進口量或用其它方法保護美國。

黃大衛表示,英國選邊意味強烈,令中方意外與憂慮,「北京認為英國本應保持靈活中立,但卻在此節點快速靠向美國,影響中英正常化」。

他說,雖然中美同時宣布暫時降低高額關稅,但中方更擔憂「美國不再靠關稅單打獨鬥,而是集結盟友以規則孤立中國(中共)」。

幾日前,美中雙方調降關稅,中國對從美國進口貨品的關稅由125%降至10%,美國對從中國進口貨品關稅由145%降至30%,並暫停對等關稅90天。

美英貿易協議「結構性排中共」或成美盟友的模板

黃大衛指出,美英貿易協議內容並非單純經濟,而是「結構性排中共」。其中,協議附帶的供應鏈國安條款,本質上是貿易條件中的政治與技術主權審查,明確限制中國商品、技術、甚至資本進入英國重要產業。此外,這可能成為美國盟友模仿的模板,例如日本、加拿大或德國。

英國是G7國家、五眼聯盟成員,是地緣與制度的關鍵樞紐,「倘若英國明確選邊,會在全球範圍產生制度連鎖效應,即『誰控制了條款,誰就控制了供應鏈範式』」。他說,對中方來說,比起一國加稅,更可怕的是一整套「制度排他體系」的建立。

他表示,北京正嘗試恢復與歐洲關係,英國此舉等於提前「開火」。北京希望將歐洲與中美對抗脫鉤,但英國此舉削弱了中方在歐洲的策略緩衝地帶。

此時正值美歐貿易談判之際,波蘭副經濟部長周四表示,歐美談判正在加速。上個月,中共取消了對5名歐洲議會議員和議會人權小組委員會的制裁,試圖向歐盟示好。但歐盟貿易負責人周三(14日)說,歐盟無意重啟與中共的一項投資談判,該談判此前已陷入僵局。

中共面臨「制度性孤立」

美英「結構性排中」的貿易協議一旦成為模板,中共將面臨巨大壓力。黃大衛指出,短期經濟損失有限,長期「制度性孤立」風險升高。

黃大衛分析,現階段,英國市場對中國出口比重不高(不到2%),但若美國與多國簽類似條款,對(共產)中國將構成逐步排擠效應。特別是高端製藥、通訊零件、稀土加工等,若遭多邊限制,中方產業升級將受限。

就美英貿易協議在全球格局中的作用,他評價說,從美國視角看,這是重構全球供應鏈規則的第一步,轉向「友岸外判」和「安全導向貿易」。

黃大衛說,從英國視角看,希望在美中之間搶佔話語權與利益,但風險在於失去中方合作紅利。從中共視角看,這是提前預警:中方已預感未來不僅是美國,而是「聯盟式經濟排斥」。

「這不是一場普通的雙邊貿易安排,而是全球秩序重組中的一枚指向明確的棋子。它所代表的是:全球貿易進入以『安全、信任與排他性』為基礎的嶄新階段。」

黃大衛表示,供應鏈轉向成本驚人,這是一場雙向脫鉤,中國亦開始大規模去美、去歐,正加速「國產替代」,例如加速自製半導體、工業軟件。

「對北京而言,這不只是『一份協議』,而是一個體系的預演。」#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