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自3月初起擴大課徵含糖飲品稅,依每百公升含糖比例增稅2至3倍,並將加徵的金額作為社會服務與補助的財政支出;新制上路後,含糖飲品價格有感上漲,經典款汽水在過去2個月中漲幅就超過6%。
部份民眾認為漲幅還能接受,也有人藉此少買,以減少攝取糖份增進健康。但業者表示,不該拿飲品開刀。
去年年底法國國會通過的「含糖飲品稅」新制今年3月初正式上路,增幅與效果令人驚訝。至4月底,碳酸飲品的價格已比去年同期上漲10%。這項被法媒稱為「汽水稅」的新制預估能為公共財政帶來8億歐元(約8億9千588萬美元)收入。
14日,費加洛報(Le Figaro)與巴黎人報(Le Parisien)在報道中引用全球消費者市場研究公司Nielsen IQ(NIQ)前一日公布的初步調查數據,汽水、果汁等含糖飲品在超市通路的平均售價「出現明顯增幅」。僅在過去兩個月中,經典款汽水漲幅超過6%;「少糖」或「零卡」則平均增加1.6%。
其實在法國,「含糖飲品稅」2012年就有,但稅率不高,也從未影響銷量。不過,去年底通過的2025年社會安全預算法案,納入了含糖飲品稅,也就是將加徵的金額,拿來作為社會服務與補助的財政支出;同時將飲品含糖比例抽稅的門檻,從15%大幅降至3%。
費加洛報指出,對於每100公升添加糖超過8公斤的飲品,新制稅率幾乎翻了一倍,從之前的平均每百公升17.70歐元增為35歐元。每100公升添加糖5到8公斤的飲品,稅率更增至近3倍,從7.3歐元增到21歐元。
消費者葛瑞格華(Gregoire)是可樂愛好者,他向巴黎人報說,幾周前一手6罐33毫升可樂還不到4歐元,現在已變成4.18歐元。如今一切都在漲,但過去幾周飲品價格漲得比其他產品更明顯。
除了填補財政外,國會也希望透過這項措施,減少民眾過度消費糖,這同樣是重要的公共衛生議題。
40多歲消費者勞拉(Laura)在超市門口向中央社表示,剛好藉著這波漲勢少喝一點,「不要喝那麼甜,對身體比較好」。但近30歲的馬修(Matthieu)則告訴記者,「我知道不應該喝太多汽水,但這是給自己工作的小獎賞,且漲幅還不算多,所以我暫時不會減少購買。」
也有販售自製綜合果汁的店家接受法國電視一台(TF1)採訪時表示,將因應新措施,改變果汁配方,減少含糖量。
NIQ指出,價格調漲的這2個月,消費量也同時下跌。經典款汽水過去2個月銷量下跌逾4%;但「少糖」或「零卡」仍微幅成長近1%。該機構指出,漲價不是消費量減少的唯一原因,天氣與連假也有影響。民眾的消費習慣是否會因此改變,仍須更長時間觀察。
巴黎公立比榭醫院研究員韓瑟爾(Boris Hansel)向法國新聞台(France Info)解釋,少喝含糖飲品,能降低體重增加、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甚至罹患癌症的風險。減少飲用含糖飲品對健康是個好消息。
但相對的,製造商就不是那麼開心了。果汁聯盟主席瓦瑟內斯(Emmanuel Vasseneix)告訴法國新聞台,這項收稅太多了,「這意味著我們必須繳納超過2000萬歐元的額外稅金。」
在當地擁有多種知名飲品的日本三得利飲品食品(Suntory Beverage & Food)法國子公司行政總裁戴姆斯(Alexis Daems)則向費加洛報說:「希望官員能夠清楚意識到這項措施不符合比例。在充實國庫上,我們不是金雞母,而且這也不會改變消費者行為。」
(轉自中央社/新唐人電視台)#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