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任駐中國大使龐德偉(David Perdue,曾譯戴維‧珀杜)周四(5月15日)抵達北京。他在社群平台X上發文表示:「今天我到了北京。很榮幸能夠代表特朗普總統成為美國駐華大使。我已準備好開始工作,讓美國更安全、更強大,更繁榮。」
他曾是全球自由貿易的擁護者,如今是一位對華的鷹派人物。他強調自己與特朗普總統的關係密切,試圖在美中之間恢復關鍵的溝通管道。
龐德偉曾擔任佐治亞州共和黨聯邦參議員。這次他赴華接替拜登任命的職業外交官尼可拉斯‧伯恩斯(Nicholas Burns)的職務。伯恩斯今年1月已離任。
龐德偉的到來備受關注,此前美中兩國在日內瓦達成出人意料的貿易休戰協議,暫停了兩國之間的貿易戰。
分析人士指出,龐德偉是特朗普第一任期內在參議院最親近的盟友之一,他將利用與特朗普的關係爭取中方談判代表的信任,以推動新一輪貿易協議。
聯邦參議員史蒂夫‧戴恩斯(Steve Daines)告訴路透社:「龐德偉大概是我們所有大使中與總統關係最密切的一位。」「特朗普總統在對的時間選對了人,去肩負這項重要使命。」
中共外交部周三(5月14日)表示,樂於協助龐德偉履新。
對中國的經驗與轉變
龐德偉出身佐治亞州華納-羅賓斯(Warner Robins)的一個農村家庭,父母都是教師。他在佐治亞理工學院就讀,畢業後進入顧問公司Kurt Salmon Associates,協助美國服裝業者從亞洲工廠採購服裝。
1992年至1994年,他協助家庭用品公司Sara Lee建立亞洲業務,曾居住香港。1994年,該公司裁員數千人,包括在維珍尼亞和佐治亞工廠的工人。此後,他在Haggar、Reebok和Dollar General任職,期間也有類似外判和裁員的紀錄。
2005年,他曾表示對自己的外判記錄「感到自豪」,並把美國製造業衰退歸咎於政府政策。
現年75歲的龐德偉,曾是全球自由貿易的擁護者,在他40年的國際商業生涯中,通過把製造業外判到亞洲獲利。
2014年,他首次參選聯邦參議員,以「創造就業者」和全球貿易推動者自居,並成功當選。在擔任參議員期間,他專注於軍事與安全議題,並於2019年出任參議院武裝部隊委員會下屬的海權小組主席。
他主張加強美國的海軍實力和造艦能力。他曾登上美國海軍軍艦參與南海航行任務。2018年他訪問台灣,並與當時的總統蔡英文會面。
2018年和2019年,他和戴恩斯共同率領國會代表團訪華,會晤時任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和首席談判代表劉鶴,以推動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此後,他轉變為對華鷹派人物,並最終支持特朗普政府對中國實施的關稅政策。
2018年,在訪問中國後,他警告美國不應對中共日益增長的經濟與軍事實力掉以輕心。他表示,對中國在崛起過程中的發展方向表示擔憂。
他說:「我們全都判斷錯了。我們以為隨著中國變得富裕……它會變得更加開放和自由。但這並沒有發生。」
七年後,美中關係依然被他當年訪華時所提出的問題所困擾,即市場准入不公平、強制技術轉讓、盜竊知識產權、不遵守國際貿易規則,發動網絡戰等。
近年來,他對中共國的言論日益強硬。去年,他撰文批評習近平是「現代皇帝」,指出北京意圖「摧毀資本主義與民主」,並主張美國的供應鏈應與中國「脫鉤」。
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中國問題專家孫雲表示,龐德偉早早就被特朗普視為值得信任的駐華特使。
「美中之間的挑戰屬於結構性問題,沒有人期望一個人就能改變局勢。」孫雲說:「但擁有一位有效的溝通者,總是有幫助的。」#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