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數據顯示,自美國本月取消小額包裹免稅政策後,中美航空貨運量下降近三分之一,重創亞洲主要航空公司的重要收入來源。
隨著中美小包裹業務快速增長,尤其是以Shein和Temu等快時尚零售商從中國向美國的出口激增,香港國泰航空、中國南方航空、中國國際航空和南韓大韓航空等航空貨運公司的業務也隨著增長。
路透社5月16日報道,根據航空貨運諮詢公司Rotate的數據,自5月2日美國小額包裹禁令生效到5月13日美中關稅緩和期間,從中國大陸和香港飛往美國的貨運運力較去年同期下降26%,與前四周的平均運力相比下降30%。
南韓作為貨運樞紐,也受益於中國電商對美國的出口業務。然而,5月2日至13日期間,南韓飛往美國的運力下降了22%。
這一下降扭轉了過去12個月中國航空運力平均年增15%、南韓航空運力平均年增14%的趨勢。
Rotate的數據顯示,總部位於美國的阿特拉斯航空是大中華區至美國航線上運力最大的航空公司,但其5月2日到13日的運力較去年同期下降28%。國泰航空運力下降2%,中國南方航空運力下降30%。
疫情期間,幾乎所有國際客運航班停飛,貨運成為這些航空公司的生命線。多家亞太航空在關稅生效前的財務報告中表示,他們將尋求將運力轉移到其它航線,以應對需求波動。
業內人士預測,關稅預期前景黯淡,可能會削弱航空業的長期需求。
雖然中美之間決定緩和貿易戰,暫時大幅下調互徵關稅,但設有期限90天。同時,美國也下調了從中國大陸和香港到美國的小額包裹的關稅,但仍然繼續加徵關稅。
航空貨運諮詢公司Aevean的分析顯示,2024年小額電子商務包裹貨運量約120萬噸,佔中國空運至美國的貨物的55%,而2018年這一比例僅為5%。
但由於美國的小額包裹豁免政策不太可能全面恢復,Shein和Temu等公司開始更多地尋求海運,將產品批量運送到美國或其它國家的倉儲地點,而不是透過空運直接向消費者運送單一貨物。
路透社周四(5月15日)報道,Shein正在越南租賃一個大型倉庫,此舉可能會減少其受不可預測的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影響的風險。
Aevean董事總經理Marco Bloemen告訴路透社,自美中達成協議以來,航空貨運運力已開始恢復,但電子商務交易量短期內仍受影響。
美國貨運需求的下降給亞洲航空公司帶來了挑戰,這些公司正同時應對客運票價下跌和對全球經濟衰退的擔憂。
貨運收入約佔國泰航空和大韓航空總收入的四分之一。去年多數亞洲航空公司的貨運收益和收入的增長速度明顯快於客運收益。#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