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李隆基,清代後又稱為「唐明皇」。據聞,明皇精通音律,曾經創作大量樂曲,其中最被後世稱道的是《霓裳羽衣曲》。相傳唐玄宗夜遊月宮,在月宮中看到仙娥曼舞於廣庭,伴舞樂曲淡雅浪漫、清靈飄逸;玄宗隨後將樂曲帶回人間,命名為「霓裳羽衣曲」,並配以舞蹈,稱之為「霓裳羽衣舞」。此舞曲當時廣傳民間,深受大唐子民喜愛,大唐詩人白居易更詠詩讚美:「千歌萬舞不可數,就中最愛霓裳舞。」

唐玄宗成就《霓裳羽衣曲》的這一段古典浪漫的奇幻旅程,盡顯在神韻藝術團的原創舞劇《唐玄宗遊月宮》當中,華美動人、意蘊深厚。

2013年春天,神韻藝術團全球巡演的舞台上,靜夜裏的唐代華麗宮殿。只見唐明皇月下獨酌,舉杯邀月、對影三人……在美麗典雅樂音的引領下,明皇緩緩起身獨舞,瀟灑微醺的舞步,雖君臨天下,卻也難掩淡淡寂寥。夜已深沉,在月光下,明皇逐漸進入夢鄉……

是醉、還是睡呢?隱約中,天上的月亮,閃出點點波影……在不經意的瞬間,波影化作一群美麗的仙女,在飄渺的樂聲中,從天上緩緩下凡,飄飛到明皇的眼前。在惺忪的睡眼中,明皇望著眼前的仙女們,驚訝得說不出話來。

在仙女們的引領下,醺意恍然的明皇,起身飛入月宮。在月宮浪漫的情境中,仙女們曼舞於廣庭;似乎是靈犀一點、心靈交流,明皇很快地與仙女們展開對舞,舞姿依然瀟灑,卻已然沒有了獨舞時的寂寥。在越見明麗開朗的樂聲中,在一片淡雅清麗的飛天舞衣中,明皇似乎忘卻了世俗的繁瑣,愉悅而輕靈地飛舞著……

人生如夢、夢似人生、短暫流光、轉瞬消逝,明皇從如真似幻的夢舞中再次醒來。迷濛的眼神,明皇看到的,依舊是天上皎潔的明月,仍然是眼前獨酌的酒杯。在最初典雅的樂聲中,明皇再度獨舞,雖是原來的孤寂情境,卻也多了幾許樂音昇華後的溫潤愉悅。酒意已淡,而美麗音符滿載回歸與出塵,也成就了著名的《霓裳羽衣曲》。
神韻藝術團此一舞劇《唐玄宗遊月宮》,飄逸浪漫、充滿餘韻。不論是舞台上翩翩非凡的舞韻風采,或是背景天幕中呈現出的夢幻情境,還是高貴典雅、中西樂器合璧的原創音樂,並佐以華美清麗的舞衣,在數年後的今天,藉由「神韻作品」而復現,再次清晰地閃耀在觀眾的眼前。反覆閱之賞之,依然感其風韻華美,令人驚豔無盡。

在神韻的演出中,舞蹈家藉由充滿豐富情感的舞蹈身韻,不需要使用任何的語言,就能夠和觀眾進行最直接的心靈交通,給觀眾帶來滿滿的幸福與深深的感動。《唐玄宗遊月宮》展現出悠揚內蘊的意境,人生的浪漫、孤單的寂寥、樂舞的豐盈、交流的喜悅,雖然只是短短數分鐘的演出,卻是如此美雋永麗,深刻心靈,恆久迴盪。

頤和園長廊彩繪:唐玄宗遊月宮。(公有領域)
頤和園長廊彩繪:唐玄宗遊月宮。(公有領域)

《唐玄宗遊月宮》的舞蹈配樂由作曲家高原創作。現場演奏的樂曲,不僅與舞台上翩翩飛舞的風采完美互動,也是極為適合單獨聆賞的交響詩篇。樂聲高貴典雅,從帝王開場的威儀、獨舞的寂寥、對舞的浪漫,直至回歸人間的溫潤樂章,層層推進,呈現出綿延不盡的夢幻情境;其中,中國樂器——琵琶的音律清晰地閃耀在管弦樂團的樂音中,精彩繞樑、華美動人。

說來有趣,中國歷史上諸多的天子皇帝,各擁不計其數的豐功偉業,卻早已被遺忘在悠悠的歷史長河中。但是,傳說中「唐玄宗遊月宮」的浪漫情境,就如同天上皎潔的明月一般,在千載後的今天,依然覆滿了璀璨的光華,不斷閃耀在世人的心中。

歡迎了解更多神韻作品:

乾淨世界:https://www.ganjingworld.com/zh-TW/channel/uKDuVZFTkSNei
IG:https://www.instagram.com/shenyunworks/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ShenYunZuoPin
推特:https://twitter.com/sycreations_ch #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