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星期一,西班牙和葡萄牙發生大停電,導致航班停飛、交通中斷,數百萬人受到斷電影響。
據《紐約時報》報道,停電原因「尚不清楚」,「沒有證據表明發生了網絡攻擊。」在西班牙官員敦促公民不要上路的同時,歐洲領導人表示,他們正試圖確定此次神秘停電的原因。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Pedro Sanchez)在一次全國講話中說:「我們還沒有關於這次(停電)原因的確切訊息。」
4月29日,星期二,電力基本恢復,然而美聯社報道稱,停電的原因「仍是一個謎」。不過,一些學者認為,停電的時間點非常巧合。
「六天前,媒體慶祝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美國加州的資深能源記者邁克‧謝倫伯格(Michael Shellenberger)在新聞平台Substack上寫道。「西班牙國家電網首次在工作日完全依靠可再生能源運行。」
當然,謝倫伯格並不是唯一一個提出歐洲能源網脆弱是由過度依賴風能和太陽能等間歇性能源導致的人。
獨立能源顧問凱瑟琳‧波特(Kathryn Porter)說到:「我認為,系統中的大量太陽能很有可能為這次大面積停電創造了條件,並使情況變得更糟。」
事實上,許多人都預見到了這場悲劇的發生。
歐洲立法者對「綠色」能源的痴迷已經給歐洲大陸帶來了問題,而「綠色」能源並不像其支持者所認為的那樣綠色。近年來,能源價格一路飆升。隨著家庭平均電費的飆升,許多國家取消了能源稅,以幫助陷入困境(而憤怒)的普通消費者。
在過去十年中,包括西班牙的許多歐洲國家急於實現綠色發展,不僅開始逐步淘汰化石燃料,還開始淘汰核能。烏克蘭戰爭的爆發加劇了能源供應的緊張局勢。面對全面爆發的能源危機,各國政府開始實施各種法規,迫使歐洲人採取更加斯巴達式(Spartan)的生活方式。
政府的能源配給制度,包括對熱水淋浴和游泳池的限制,激起了公眾的憤怒,並引發了2024年的「綠色反挫」(greenlash),支持綠色政策的政黨在整個歐洲潰不成軍。
西班牙和葡萄牙就是屬於實行能源配給的國家之列。儘管遭到一些地區機構的反對,然而一項專門為這些國家量身定製的歐盟協議還是獲得了立法者的批准。
這個協議作出了許多限制性法規,如規定了公共和商業建築的溫度限制(製冷溫度不低於華氏80度,供暖溫度不高於華氏66度),要求使用「節能」(energy-efficient)電器,並加快可再生能源項目的實施。同時,該協議還附帶了一項削減13.5%用於發電的國內天然氣的計劃。
這些行動並非發生在真空中。這一切都是西班牙到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net-zero emissions)計劃的一部份。
淨零排放始終是一個空想,然而對於政客及其盟友來說,這卻是一個有利可圖的夢想。打著應對氣候變化的旗號,立法者們將數十億美元投入到補貼、撥款和合同中,使包括可再生能源公司、諮詢公司和金融機構在內的特殊利益網絡富得流油。
氣候圈現在正在崩潰,然而實驗的代價是顯而易見的。歐洲的能源基礎設施已經不堪重負,亟需投資升級改造。同時,化石燃料價格的歷史低位掩蓋了歐洲仍然面臨的能源危機。
歐洲各國領導人承諾對停電事件進行全面調查,然而他們不願意承認自己的政策才是這場能源災難的罪魁禍首。
當專家學者們在針對零淨能源目標高談闊論時,普通百姓卻在抱怨手機無法充電,沒有電視網絡訊號,不能叫外賣,甚麼都做不了!能源政策不是開玩笑,容不得亂來。停電是會死人的。
顯而易見,維持生命的設備需要電力供應。在沒有發電機的情況下,透析機一旦斷電,病人就無法接受治療。家用製氧機關閉,呼吸道疾病患者就會喘不過氣來。交通訊號燈失靈,就會造成致命碰撞。水泵停轉,人們就無法飲水。雪櫃停電,就會導致食品變質,引發食源性疾病。
美國人應該密切關注歐洲的此次大規模停電事件。
在歐洲,政府制定的激勵機制鼓勵立法者放棄更可靠的能源形式,並用昂貴的間歇性能源取而代之,這種激勵機制在美國也存在,美國立法者一直夢想著「綠色新政」(Green New Deal)和一個沒有化石燃料的世界。
當然,這並不是說全球未來沒有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空間。可再生能源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電池技術正在迅速進步。公用事業規模的太陽能已經顯示出巨大的潛力。
然而,將化石燃料從經濟中清除出去,並通過嚴厲的監管、財富轉移和集中規劃來重塑全球經濟的努力,即使不是政治瘋狂,也始終帶有經濟狂妄的色彩。
奧地利-英國經濟學家、197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弗里德里希‧哈耶克(Friedrich Hayek,1899—1992)曾經指出:「經濟學的奇特任務,就是向人們證明,他們對自己想像能夠設計的東西知之甚少。」
歐洲人接受了這個慘痛的教訓,現在卻發現自己已經無能為力。
本文刊自總部位於華盛頓特區的《華盛頓觀察家報》(The Washington Examiner)。
作者簡介:
喬恩‧米爾蒂莫(Jon Miltimore),是美國經濟研究所(AIER)的高級編輯,曾任總部位於佐治亞州亞特蘭大市的經濟教育基金會(Foundation for Economic Education,簡稱FEE)的執行編輯。他的文章發表在《時代周刊》(TIME magazine)、《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CNN、《福布斯》(Forbes)、霍士新聞(Fox News)和《明星論壇報》(Star Tribune)等眾多媒體。
原文: Net Deadly: Europe’s Blackouts Are a Warning for Americans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