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來自中國的「小額包裹」(De Minimis)徵收關稅後,面向美國市場的加拿大企業也受到連累,經營成本上升,業務受到顯著衝擊。

美國最初對中國小額包裹徵收120%關稅,自2025年5月12日起下調至54%。據《環球郵報》報道,安大略省賓頓市企業主納多(Blair Nadeau)表示,其公司85%至90%的銷售額來自美國客戶,美國取消小額包裹免稅政策後,對其業務造成「災難性後果」。納多形容:「感覺就像COVID-19疫情重現,一切都失去控制。」

加拿大企業面臨挑戰

納多的公司專營手工婚紗和配飾,產品全部在加拿大製造。儘管美國的小額包裹關稅政策主要針對中國產品,但加拿大企業同樣受到影響。美國實施更嚴格的海關法規和邊境管控,要求所有進口貨物提供詳細文件,無論是否來自中國。這導致交貨延誤、客戶投訴增加,並顯著推高營運成本。

為符合新規定,納多投入數百元及大量時間,購買新標籤和標牌,製作「加拿大製造」貼紙,確保產品原產地正確申報。她表示,以前打包一個包裹只需2分鐘,現在需要約20分鐘。此外,她還需前往商會辦理原產地證書。受交貨延誤和額外費用影響,美國新娘的訂單減少,納多公司上個月銷售額下降30%至40%。

小額包裹政策變化

小額包裹免稅政策長期以來深受歡迎。根據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CBP)數據,2023年進入美國的貨物中,超過90%屬於小額包裹。2016年,美國將小額包裹免稅額從200美元提高至800美元,促使寄往美國的小額包裹數量激增,2024年處理量約達13.6億件。

取消免稅政策後,美國海關對所有小額包裹進行更嚴格檢查,以確認原產地,不僅限於中國貨物。對於手工製品賣家,若其部份原材料來自中國,則難以清晰記錄和證明產品來源,進一步增加合規難度。

關稅政策影響範圍

海關和關稅政策顧問Tom Gould表示:「小額包裹政策的改變影響在中國或香港生產的產品,無論其從何地發貨。」他指出,若加拿大企業庫存包含中國製造的產品,這些產品同樣需繳納針對中國的關稅。這意味著加拿大企業即使在本地加工或組裝產品,若使用中國原材料,仍可能面臨高額關稅。

納多的案例反映了加拿大中小企業在美國新政策下的困境。為應對成本上升和交貨延誤,許多企業不得不調整營運模式,增加合規投入,這對以美國市場為主的企業尤為不利。隨著關稅政策持續影響跨境貿易,加拿大企業需尋求新策略以減輕損失並維持競爭力。#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