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尼亞新當選總統尼庫紹爾‧達恩(Nicusor Dan)周一(5月26日)正式宣誓就職,結束了該國此前因取消選舉結果所引發的政治動盪,但未來仍面臨多重挑戰。

在5月18日舉行的總統決選中,現年55歲的前布加勒斯特市長達恩擊敗了對手喬治‧西米翁(George Simion),贏得大選。西米翁隨後向最高法院提出的上訴被駁回。

周一,在議會聯席會議的見證下,達恩宣誓就職。在隨後的演講中,達恩承諾將解決羅馬尼亞的經濟問題,並成為一位「傾聽社會聲音」的總統。

「羅馬尼亞需要根本性變革……我邀請大家繼續以你們所效力的一切社會力量參與其中,對羅馬尼亞的國家機構施加積極壓力,以促其改革。」他說,「我向大家保證,我將是一位傾聽社會聲音、與社會各方合作的總統。」

在憲法法院宣布去年11月舉行的上次總統大選選舉結果無效數月後,羅馬尼亞於今年5月進行了重新選舉。在上次選舉中,政治新秀卡林‧喬治斯庫(Calin Georgescu)在首輪投票中領先,隨後,該選舉被指控違規和遭到俄羅斯干預。但莫斯科對此予以否認。

羅馬尼亞位於北約東翼,鄰近正與俄羅斯交戰的烏克蘭,因此外界關注該國外交走向是否將影響地區安全情勢。

羅馬尼亞總統職位任期五年,在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方面擁有重要決策權。

達恩以獨立身份參選,並以「誠實羅馬尼亞」為競選口號,重申與西方國家的關係、繼續支持烏克蘭以及推行財政改革。

談到羅馬尼亞面臨的經濟挑戰,達恩周一表示:「簡單來說……羅馬尼亞入不敷出。」

「穩定金融市場符合羅馬尼亞的國家利益」,他說,「傳遞投資環境開放和可預測的訊號對國家有利」。

許多觀察家認為,大選結果對於羅馬尼亞在西方聯盟中的地位至關重要,尤其是在鄰國烏克蘭戰爭仍在持續的情況下。

達恩仍面臨一系列挑戰,包括巨大的預算赤字和鄰國持續的戰爭。

布加勒斯特政治顧問克里斯蒂‧安德烈(Cristian Andre)表示,組建新內閣將考驗達恩協調各黨派政治分歧的能力。

當選總統後第二天,達恩與北約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通了電話。他向呂特表示,羅馬尼亞「將繼續作為堅定的盟友」留在北約聯盟。

達恩最初以民間活動家的身份嶄露頭角,他創立的「拯救布加勒斯特協會」,致力於保護建築遺產,打擊所謂的「房地產幫派」的非法房地產項目。他贏得了數百宗訴訟。他還加入了2010年代中期席捲羅馬尼亞的反腐敗抗議浪潮。

2016年,達恩創立了改革派政黨「拯救羅馬尼亞聯盟」,該黨當時被廣泛視為反腐敗政黨,但他後來離開了該黨。2020年,他成功當選布加勒斯特市長,並在去年連任。

在擔任市長期間,達恩致力於推進一些關鍵基礎設施項目,包括更新布加勒斯特市老化的居民供暖系統等。#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