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今日(29日)向全港資助中小學發通告,宣布削減津貼的方案,將調整2025/26學年「營辦津貼」、「擴大的營辦津貼」及「綜合津貼」的津貼額。另外,「全方位學習津貼」、「姊妹學校計劃津貼」及「戶外教育營計劃」將整合為「全方位學習及姊妹學校津貼」。
教育局副秘書長李碧茜同日發表網誌介紹新安排。她表示,為達到節省62億元的目標,教育局正尋求創新和可行方法支持學校持續發展,包括在不影響教育質素和編制內教職員薪酬的大前提下,整合資助中小學的津貼,例如整合「全方位學習津貼」、「姊妹學校計劃津貼」及「戶外教育營計劃」津貼為「全方位學習及姊妹學校津貼」;調整「擴大的營辦開支整筆津貼」的撥款額等,在薪金津貼不變的情況下,平均調整幅度佔整體津貼約2%,務求儘量將對學校的影響減至最低。
根據教育局提供的資料,一般範疇的「營辦津貼」,對比本學年和下學年,資助中學和資助小學的津貼額減幅均為一成。
至於「擴大的營辦津貼」及「綜合津貼」,教育局網站上僅有2025/26學年的津貼額資料。「擴大的營辦津貼」中,資助小學的基本撥款額為437,756元,平均每班津貼額為$33,638;資助中學的基本撥款額為611,325元,平均每班津貼額為54,113元(中一至中三)和57,036元(中四至中六)。
而全日制小學的「綜合津貼」為每班每年9,353元,上下午班制小學的則為每班每年6,548元;中學的津貼額為每班每年19,359元。
「全方位學習津貼」部份按學生人數計算
另外,合併後的「全方位學習及姊妹學校津貼」由「全方位學習津貼」部份及「姊妹學校津貼」部份組成。「全方位學習津貼」部份按學生人數計算(現時是以該學年核准班數計算),小學及中學的津貼額分別為每名學生每學年1,100元及1,500元;至於「姊妹學校津貼」部份,每所已締結大陸姊妹學校的公營學校(特殊學校除外)及直資學校,每學年可獲發165,000元。
而整筆津貼的上限為2024/25學年「全方位學習津貼」及「姊妹學校計劃津貼」的總津貼額。教育局每學年發放的「全方位學習及姊妹學校津貼」會不少於300,000元。
至於特殊學校,其「全方位學習津貼」部份和「姊妹學校津貼」部份將會沿用原來的津貼額及計算方法。
教育局表示,學校須妥善分配資源,務求讓最多學生受惠,滿足其學習需要,同時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學校發展。因此,個別項目開支設有上限,學校亦應避免集中運用津貼於單一項目、範疇,或小部份學生身上。@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