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日(2日)公布,一名59歲男子感染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呼籲市民保持良好個人、食物及環境衞生,以預防腸道感染。
該名男子過往健康良好,他於4月28日起因急性神經系統疾病到將軍澳醫院急症室求診,同日被轉送廣華醫院神經外科病房留醫。他於5月9日出現出血性腹瀉,經治療後於5月12日起症狀舒緩,但因急性神經系統疾病而需繼續留院,目前情況穩定。他的家居密切接觸者沒有出現病徵。
中心指,病人的糞便樣本經化驗後,證實含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
初步調查顯示,病人在潛伏期的初段曾經在社區進食,包括曾光顧食肆及在家中進食外購食物。中心已透過其同住家人詳細了解病人在家中曾進食的食物及烹煮過程,未有發現任何高風險因素。至於病人曾光顧的食肆,病人因現時的身體狀況未能提供任何有關資料。
鑑於病人的部份潛伏期留院,為審慎起見,中心人員已到廣華醫院視察和調查感染源頭。曾與該病人在同一病房留醫的其他病人和在該病房工作的醫護人員均沒有出現相關病徵。中心已安排同病房病人及負責為該名病人餵食的醫護人員進行糞便樣本檢測。
中心亦在涉事病房抽取環境樣本及病人在住院期間飲用的營養製品,結果顯示全部醫護人員和病人的糞便樣本,及病房的環境及營養製品樣本全部對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呈陰性反應。故中心認為病人較大機會在社區受到感染,然而源頭未能確定。
另外,過去五年每年錄得1至6宗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感染個案。中心於今年首五個月共錄得兩宗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感染個案,並沒有發現上升趨勢或不尋常的群組個案。
中心提醒,一般而言,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感染多與進食或飲用受污染的食品或水有關,例如生或未經充份煮熟的肉類、受污染的蔬果或未經消毒的奶製品。同時,該細菌亦可藉由糞口途徑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市民應注意個人及食物衞生。@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