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貿易談判中,是否對出口中國的科技產品施加進一步限制,成為雙方談判中的一個槓桿。尤其對半導體晶片製造設備的限制一直是中美貿易談判的關鍵議題。
在最近的倫敦貿易談判之前,美國商務部官員曾考慮對向中國出口的關鍵技術實施新的出口限制。如果倫敦談判進展不順利,增強晶片及晶片製造設備的出口限制將是一個選項,這將增加特朗普政府的對策。
據《華爾街日報》6月16日報道,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商務部負責出口管制的部門,在最近幾周曾考慮對半導體實施更嚴格管制,包括切斷更大範圍的晶片製造設備的對華銷售,包括用於製造日常半導體的設備,超過現有的對先進晶片設備的出口限制。
這項決定有可能會擾亂從智能手機到汽車製造等各種產品所需的晶片供應鏈,同時威脅到美國一些領先設備公司,如應材公司、泛林集團和科磊科技等數百億美元的營收。
從最近幾個財政年度看,這幾家公司的財政收入約有40%來自中國。
一位白宮官員表示,這項策略目前已不在積極的考慮之中。但是否會成為未來的一項措施,這位官員沒有透露。
上周在倫敦,美中同意恢復近期達成的一項旨在削減高關稅的停火協議。該協議包括美國取得中國稀土材料,並允許中國學生繼續在美國大學學習。
由於中國將對美國的稀土出口實施為期六個月的限制,如果貿易衝突再次爆發,超出六個月的期限後,中方對稀土的控制將再度成為北京方面談判的籌碼。
對廣泛限制措施的不同意見
製造晶片需要專門的設備將各種材料的薄層添加到矽晶片上。大部份設備由美國、荷蘭和日本的公司生產。
西爾弗拉多政策加速器智庫聯合創始人、更廣泛限制措施的支持者、阿爾佩羅維奇(Dmitri Alperovitch)認為,「在與中國的經濟戰中,這是我們擁有的最強大的武器。」他說,「如果你想利用這張王牌,現在正是時候。」
目前,特朗普政府採取了一些新的措施,來遏制中國人工智能產業。例如,美國商務部工業安全局正在準備採取措施,限制向許多被列入貿易黑名單的中國公司的子公司和附屬公司出售美國技術。
政府官員在這個問題上的意見並不總是一致的。國家安全鷹派人士主張採取更嚴厲的措施,而注重商業考慮的官員則希望與美國公司達成交易,支持其銷售。
自2022年以來,美國一直利用其半導體產業來限制中國的發展,這種做法招致了晶片設計公司英偉達行政總裁黃仁勳等業內高管的批評。黃仁勳認為,這些管控措施反而激勵了中國的創新。
上周四舉行的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聽證會上,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局長凱斯勒(Jeffrey Kessler)表示,該機構正在全面審查「具有戰略意義的產品」。
就對中國在半導體行業採取甚麼樣進一步行動,他表示,希望在制定策略上保持積極主動,還要確保管控措施的有效性。
業內人士表示,科技公司在獲得批准新出口許可證方面普遍陷入停滯,包括晶片及晶片設備在內的一系列產品的出口。
據悉,目前商務部正在審查此類許可證的審批流程。這些許可證使政府能夠審查這些產品的銷售地點、銷售對象和用途。#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