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士牌價正經歷史無前例的暴跌。根據金威車行資料,截至6月20日,市區的士牌價已跌至195萬元,較2016年高位723萬元蒸發73%,的士牌價下跌反映香港實體資出現減半的現象,加上網約車及未來的自動駕駛的士,參考紐約的士牌照價格大跌93%的先例,本港的士牌價或仍未跌完。

近年香港夜間經濟活動萎縮,港人北上消費成為常態。香港的士出租主要分早更及夜更兩個時段出租,因應夜更的士需求大減,有司機向記者表示,部份車主更改為租車「一更過」,缺乏夜更生意,令到車主的租金回報接近減少一半。更有報導指,元朗錦田一處空地出現「殭屍的士」。

過去的士因其租金回報,加上政府多年未有發新牌,成為香港的優質資產。立法會資料顯示,全港有18,163輛的士。由於多年未有發新牌,令的士由1994年的每千名市民的3輛,下降至2024年的每千名2.4輛,的士供應滯後人口。期間牌價節節上升,一度於2016年創下723萬元的歷史高位。

不過,由於鐵路網絡發展及網約車趨勢,根據立法會研究部2025年2月報告,的士服務業在過去10年出現衰退現象,其平均每日載客量在2024年降至68.2萬人次,與2015年相比跌幅達29.4%。市區的士牌價自2016年高位回落,亦反映的士業衰退情況。近兩個月的士牌價由4月約320萬港元下跌至6月的195萬港元水平,跌逾38%。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近期牌價下跌急速的主因,是車行不再接貨,反映市場流動性進一步惡化。

過去十年的士牌價走勢圖(萬港元)。(大紀元製表)
過去十年的士牌價走勢圖(萬港元)。(大紀元製表)

有「的士大王」之稱的忠誠車行創辦人鄭克和在5月8日在商台節目表示,的士車主都是合法投資者,質問政府為何沒有保障合法投資者。又指,的士每年的保險費用達到6、7萬元,但私家車的保險費用每年只需幾千元,加上數萬元購買一輛二手車便可成網約私家車,並不公平。

的士牌價暴跌並非香港獨有。以紐約為例,紐約的士牌照(Taxi medallion)最新報價僅為9至20萬美元,較2014年高位的140萬美元重挫逾九成。Uber(美股:UBER)自2019年創立,其它如Lyft(美股:LYFT)等平台於2012年亦陸續加入市場,資料顯示紐約2015年開始推動網約車立法並於2018年正式合法經營。

金管局融資指引顯示,銀行對的士牌照貸款設有85%授信額度上限,配合追加貸款最多20萬港元。然而,當牌價由七百多萬港元跌至195萬港元時,原本以高槓桿的貸款變成負資產,面臨抵押品不足問題,持牌人被迫賤賣資產還債。

香港金融統計數據顯示,非住宅貸款(包括車牌貸款)仍佔銀行整體放款10%以上,雖然銀行已增加相應風險儲備,但是針對特殊抵押品如車牌的追收機制仍屬敏感範疇。當前牌價暴跌恐觸發更多銀行收緊相關貸款條件,進一步壓縮持牌人的融資空間。資料顯示,香港多間銀行承造的士按揭,包括大眾銀行(香港)、滙豐銀行(0005)、恒生銀行(0011)及中銀香港(02388)等。

的士牌價暴跌並非孤立現象,而是香港收益型資產全面重估的一個縮影。小巴牌價(紅Van)已跌至30萬元的歷史低位,較2011年高位780萬元大跌96%,跌幅甚至多過紐約的士。

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2025年香港物業報告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全港甲級寫字樓空置率已飆升至16.0%,整體私人寫字樓空置率亦達14.9%。立法會書面答覆更指出,中環甲級寫字樓空置率超過13%,預料2025年租金將再跌約5%。仲量聯行資料顯示,甲級寫字樓租金自2022年起已累跌逾20%,2025年首季空置率進一步升至13.7%。

商舖市場同樣面臨嚴峻挑戰。標準普爾全球評級指出,2025年新簽租約零售商舖租金可能下跌5至10%,為保持租戶佔用率,不少資產持有人願意主動減租。儘管零售業市況不振,部份國際連鎖品牌仍堅守位於核心商業區的旗艦店。

英國馬莎百貨(Marks & Spencer)位於中環的旗艦店,近日與業主達成續租協議,以每月600萬元的租金續租中環皇后大道中巨舖,呎租約300元,較2016年高峰期的1,200萬月租減半。這一現象與的士業夜更需求減少、車主改為「一更過」營運類似,這些依賴穩定現金流支撐的資產價格,正在同時面對需求衰退與技術變革的雙重衝擊,反映出傳統「收益型資產」模式正面臨系統性轉折。

的士牌照、寫字樓、商舖等資產的共同特徵是均依賴穩定現金流作為價值支撐,如今卻同時遭受需求萎縮與成本上升的雙重壓力。標準普爾報告指,若租金持續下瀉,辦公室資產估值將進一步下調,或觸發銀行追收抵押貸款。

順安車行負責人、智慧出行聯合商會主席周國強建議政府以每個牌照500萬元回購,但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反指「動用公帑必須極度謹慎」,並指業界已長期在特許經營權下獲利,又承認網約車是「不能逆轉」的世界趨勢。一旦完全合法化或令香港的士牌價跌幅步紐約後塵。

環顧全球,人類司機提供的網約車甚至面臨自動駕駛淘汰。Obi平台的分析顯示,美國自動駕駛平台Waymo有經營的城市之中,Waymo平均收費約20.43美元,比UberX(約15.58美元)和Lyft(約14.44美元)高出31%至41%,而70%使用過Waymo的乘客偏好它的體驗,42.7%願付較高價格,原因包括無需付小費、避免和司機聊天等。

香港仍未就人類網約車立法,然而,根據運輸署資料,運輸署自2024年11月為百度旗下蘿蔔快跑批出首批L4自動駕駛先導牌照,在離島及機場區域共試行10輛進行路測和載客試點,有效期由2024年12月延至2029年12月,測試車輛數量已由原先的5輛增至10輛,近期再次拓展測試範圍至東涌,半年以來,其安全行駛里程為1.5萬公里。司機租車「搵兩餐」的模式亦同時告急。

香港的士牌價倘如小巴或紐約的士般最終跌逾九成,或成另一風險。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今年5月發布的香港企業脆弱性報告指出,本地地產商因持有大量投資物業及庫存,對樓價變化高度敏感,報告又指,房地產市場調整可能削弱企業資產負債表,當局需密切監察其對銀行壞賬與金融穩定之潛在風險。@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