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伊朗三座核設施已被「完全摧毀」,但國際監管機構與專家認為,部份地下設施的實際損毀情況仍有待釐清,伊朗濃度達60%的鈾儲備去向也尚未明朗。
美方:空襲成功 已摧毀伊朗核設施
美國總統特朗普周六(6月21日)宣布,伊朗福爾多、納坦茲與伊斯法罕三座核設施「已被完全、徹底摧毀」。
據報道,美方出動7架B-2匿蹤轟炸機,投擲了14枚「地堡炸彈」(GBU-57),針對伊朗地下鈾濃縮設施進行攻擊。
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丹‧凱恩(Dan Caine)則於周日表示:「我知道大家對攻擊損害評估非常關心……最終的打擊評估報告仍需一段時間才會出爐,但初步分析顯示,三個設施皆遭受極為嚴重的破壞與摧毀。」
美國副總統萬斯(JD Vance)也在NBC節目中表示:「我非常有信心,我們已大幅延遲了他們研發核武的進程,這正是這次行動的目的,這也說明了它為何是一場成功的行動。」

衛星影像與IAEA觀察結果
儘管美方宣布空襲成功,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與獨立衛星圖像分析結果顯示,伊朗部份地下設施的實際損毀程度仍待確認。
Maxar Technologies公司周日公布的衛星影像顯示,福爾多核設施周圍出現數個大型彈坑,以及隧道入口似乎也已坍塌,但主要通風設施仍未受損,IAEA也表示未偵測到輻射外洩。
IAEA總幹事拉斐爾‧格羅西(Rafael Grossi)在聯合國安理會緊急會議中指出:「目前,包括IAEA在內,沒有人能夠評估福爾多地下的實際損害。」
他並補充,在伊斯法罕設施中,「用於儲存濃縮材料的隧道入口似乎遭到了攻擊」,納坦茲設施則已確認遭受直接打擊。
濃縮鈾去向成焦點
目前,國際關注的焦點已集中在伊朗超過400公斤、豐度高達60%的濃縮鈾上。這批濃縮鈾已接近武器級豐度(90%),足以在數日內製造出數枚核彈所需的裂變材料。
多名專家指出,該儲備的實際下落,將決定空襲是否真能延遲或阻止伊朗的核武進程。
曾於奧巴馬、拜登政府任職的美國伊朗問題資深官員理查德‧內普休(Richard Nephew)表示:「關鍵就在於這些材料在哪裏。」
他說:「就目前我們所見,我們根本不知道這些材料的去向。我們也無法有信心認為短期內能掌握它們。」
《金融時報》引述一位伊朗政權內部人士的說法稱,這批濃縮鈾並未存放在福爾多等公開設施中,並強調:「這批濃縮鈾庫存至今仍完好無損。」
IAEA則證實,檢查人員已超過一周無法確認這批濃縮鈾的所在位置。彭博社指出,伊朗官員已承認他們破壞了IAEA封條,並將濃縮鈾轉移至「未公開地點」。
不過,美國國務卿魯比奧質疑上述說法。他在接受NBC採訪時表示,他質疑「伊朗已經移走這批鈾」的傳聞,因為「現在根本不可能搬運物品」。
「貨車一開走,以色列就會看到並鎖定、摧毀它」,他補充,「我們必須假定那些60%濃縮鈾仍埋在伊斯法罕深山地下。」
專家警告,空襲行動雖造成伊朗核設施損毀,但同時也削弱了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未來對其核計劃進行監督的能力。
IAEA的核心任務之一,是追蹤全球各地的濃縮鈾流向與存量,以防其被用於製造核武。但目前的破壞情況,已使該任務變得更加困難。
前IAEA核查政策主管塔里克‧勞夫(Tariq Rauf)指出:「IAEA現在將極難釐清近9,000公斤濃縮鈾的物料平衡(material balance),尤其是將近410公斤的60%濃縮鈾。」
專家警告,衡量本次打擊成效的關鍵因素之一,在於伊朗的濃縮鈾儲備是否真的被摧毀,抑或只是轉移至更小、更難以偵測的秘密設施。
(本文參考了英文大紀元、彭博社、《金融時報》的相關報道)#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