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Fed)周三(6月25日)宣布,計劃放寬一項關鍵規定,讓大型銀行在持有美國國債等低風險資產時,不需要準備那麼多資本,以提升國債市場的交易與流動性。
周三,美聯儲官員以5票對2票通過該項提案,大幅降低「強化補充槓桿比率」(enhanced supplementary leverage ratio,簡稱 eSLR),並開放為期60天的公眾意見徵詢期。
eSLR是由美聯儲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推動的銀行監管指標,用來衡量大型銀行的槓桿程度與資本充足性,以加強其在金融市場波動下的抵禦能力。
eSLR在2014年正式上路,它要求大型銀行不論資產風險高低都必須預留一定比例的高品質資本(如普通股或保留盈餘),作為控管銀行總體槓桿的「底線」。
然而,近十年來銀行持有的低風險資產越來越多,這項比率開始變成一種限制。
聯儲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指出:「這項槓桿比率變得越來越具約束性(more binding),我們有理由重新檢視原先的設計方式。」
根據草案,美國8家被列為全球系統性重要銀行(Global Systemically Important Banks,簡稱GSIBs)的機構,其一級資本比率將從目前的5%,下調至3.5%至4.5%之間,預估可釋放資本約130億美元。同時,其子公司的資本比率也將從6%同步下調至3.5%至4.5%,預估可釋放約2,100億美元。
不過Fed強調,即使子公司資本下降,母公司仍受到其它監管規定約束,因此整體風險控制機制仍然存在。
這項改革將使美國大型銀行的資本要求,與歐洲、中國、加拿大與日本等國的標準接近。
不過,這項提案仍引發了Fed內部份歧。支持者包括主席鮑威爾、副主席鮑曼(Michelle Bowman)與理事沃勒(Christopher Waller),他們認為,這項調整有助於提升美國國債市場的韌性,減少市場發生問題時Fed需要介入的機會。
鮑曼表示,這項改革將讓銀行更有效地配置資本。
但也有兩位理事公開反對這項提案,他們是庫格勒(Adriana Kugler)與曾任監管副主席的巴爾(Michael Barr)。
巴爾指出,這項改革可能會增加大型銀行的倒閉風險,他也質疑此舉是否真能改善國債市場的穩定性。他擔心,銀行可能會把釋放出來的資本用在其他高風險或高報酬的業務上,而不是拿來強化國債市場的交易能力。#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