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官方宣布,自2025年7月15日起全國將正式啓用「國家網絡身份認證管理系統」(俗稱「上網新身份證」)。該系統將通過「網號」和「網證」實現實名制認證,綁定用戶真實身份與網絡行為。不少民眾與學者擔憂此舉將進一步加劇網絡監控,威脅言論自由與個人私隱。


近日,中央網信辦會同公安部、工信部等六部門聯合發布《國家網絡身份認證公共服務管理辦法》,並指示各地網信辦配合推進系統上線。根據官方定義,所謂「網號」是互聯網用戶註冊平台服務的唯一身份編碼,「網證」則為經實名認證後生成的身份憑證。申領過程需下載指定App,使用支持NFC的手機,通過身份證、人臉識別與手機號碼等方式進行實名認證。登記人範圍還涵蓋港澳台居民與外籍人士,包括港澳通行證、台胞證、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及普通護照持有者。

儘管官方宣稱「屬自願性質」,不會限制未登記用戶使用網絡服務,但不少人擔心未來或將逐步強制推行。政策條文也寫明,網號網證將廣泛適用於手機卡開通、寬頻接入、社交帳號註冊、網絡購物與支付等場景,未來或將成為線上活動的「通行證」。

互聯網大數據觀察者曹磊對《大紀元》表示,他認為這是分階段推進的監控系統:「他們首先鼓勵你用身份證、手機號、人臉識別登記網號,接著會要求平台強制客戶提供網號和網證,就像疫情期間不做核酸檢測不准進商場一樣。最後甚至控制你的網絡錢包、交易內容。比如你在哪個平台買了甚麼,再通過大數據計算你的社會『危害』程度。」

中共官方此舉引發爭議,不少網民為此表示不安。東莞民眾陳小平告訴記者說,他幾個微訊號早被永久封號,現在當局盯上了不發言的用戶,「實名制全面推廣,網絡自由空間越來越小,發言時都得小心翼翼,怕被盯上。」

另一位用戶說:「感覺像拿了一個看不見的身份證牌,現在除了有戶籍身份證,又多了一張數字身份證,你所有的行為在網下和網上都被追蹤,私隱何在?」


除了民眾之外,一些學術界人士也提出警告。清華大學社會學者張宏對記者表示,雖然網絡實名制可以減少詐騙與惡意帳號,但「從手機實名制到現在的網絡新身份證,犯罪沒見少多少,反而存戶的銀行存款照樣被盜。我看不出這類所謂確保安全的措施究竟是在保護誰的安全,維護誰的利益。我們需要的是更嚴格的數據保護法律,而不是越來越嚴的監控系統。」

上海復旦大學社會學研究員曲波(化名)則認為:「在缺乏透明監管機制的前提下,這類身份認證系統極易被濫用,成為控制言論的工具。掌握數據的是誰?洩露或濫用數據者往往正是掌控數據的機構本身。」

河北的訊息安全研究員高強也提醒,從技術角度看,網絡身份綁定等同於完整上網軌跡被追蹤,他對記者說,「一旦系統被黑客入侵,所有用戶的私隱都可能暴露,後果嚴重。」

部份網民將中共新制度與日韓等國家的網絡實名制做對比後指出,後者有較完備的私隱法律與透明監督機制,而在中共治下的中國,缺乏獨立司法與訊息公開,導致公眾對新系統的不信任感更為強烈。一位網民評論道:「實名制不是不能做,而是必須有人監督、有人負責。現在是系統來得太快,而保護太慢。」#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