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周四)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美國於周三與中方簽署一項貿易協議。隨後,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表示,美中已最終敲定上個月在日內瓦達成的貿易諒解,包括在向美國出口稀土問題上達成諒解協議。

27日(周五),中共商務部表示,美中雙方已確認實施日內瓦貿易談判共識的框架細節,中方將依法批准管制物項的出口申請。

至此,為期兩個多月稀土危機看起來暫時落下帷幕,被中共視為「殺手鐧」的稀土事實證明並不如預期的那麼有效。

特朗普政府有更多籌碼 中共稀土牌失效

自今年4月初中共商務部對7種稀土元素實施出口管制以來,全球各國均受到短暫衝擊,尤其是汽車製造業。

從時間線來看,在特朗普政府的強力反擊下,北京做出妥協。

5月11日美中官員在瑞士達成90天關稅休戰協議,其中包括北京重新供應稀土。

2025年5月10日,中美貿易談判首日,美國財長貝森特所乘坐的汽車抵達瑞士駐聯合國大使官邸。美中將在此地舉行談判。(Fabrice COFFRINI/AFP)
2025年5月10日,中美貿易談判首日,美國財長貝森特所乘坐的汽車抵達瑞士駐聯合國大使官邸。美中將在此地舉行談判。(Fabrice COFFRINI/AFP)

之後中共儘管發放出口許可,但暗設障礙,採取拖延戰術阻止稀土出口。比如對稀土實行軍民兩用限制,限制批准許可,並嚴格審查外國買家,要求提供確切預期用途的詳細訊息,甚至要提供最終產品的圖片,不含受限稀土元素的磁體有時也必須通過第三方檢測來證明;有的進口商即使已獲許可證,但海關擔心走私仍不予放行;不發放足夠的出口許可證,讓大型汽車公司得以大量囤積磁體等等。

這導致美國汽車製造商因稀土短缺而開始停工,特朗普憤怒指責「中國(中共)徹底違反了與我們達成的協議」。

隨後,5月28日美國國務院表示將開始「積極」吊銷包括與中國共產黨有聯繫或在關鍵領域學習的中國學生簽證;5月29日美國商務部下令企業停止向中國出口關鍵晶片材料和軟件,其它受影響的產品包括丁烷和乙烷等半導體化學品,以及機床和航空設備。

在特朗普政府的壓力之下,6月11日,美中官員在倫敦談判後,敲定了一項新的貿易框架,其中重點是稀土供應。

特朗普6月11日在Truth Social平台宣布,作為貿易協定的關鍵組成部份,中方將預先向美國供應所有必需的稀土材料。作為交換條件,美國將向中方提供相應便利,包括恢復中國學生赴美就學等教育交流項目。

本次中共打出稀土牌,主要針對美國加徵關稅,但這一點未能實現。

6月11日,據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對CNBC所說,中方要求美方停止芬太尼的關稅措施並未列入議程,而且,美國不會把最先進的晶片出口到中國。

台灣安全研究院研究員沈明室對《大紀元》表示,中共講一套做一套,最好的對付方式就是實力。中共不可能繼續堅持,繼續堅持可能導致特朗普更強力的反制跟報復手段。在這種情況之下,美國有一些退讓,它就順勢同意出口稀土。

台灣安全研究院戰略與資源所所長蘇紫雲對《大紀元》表示,中共是出口導向,要依賴外國市場,中共現在同意出口稀土,主要是緩解美國對它的壓力。有內情的是中共稀土的純度分級,就是商規99%純度,軍規純度可能是99.999%,如果是軍規的話它可能就不出口了。

被誇大的稀土「殺手鐧」

對於北京而言,將稀土武器化對自身的傷害並不比敵手小。中共高度依賴國際貿易體系,同時也擔心失去國際客戶及全球各自建立獨立的稀土供應鏈。

稀土牌對美國的影響並不如想像的那麼大,因為大多數對稀土元素需求高的製造業已轉移出美國。

比如消費電子產品(個人電腦、智能手機、平板電視)和各種工業產品(電動汽車電池、風力渦輪機、激光器、光纖)在美國的生產規模,根本無法與中國本土及其它亞洲國家相比。

2018年,雷蒙德‧詹姆斯金融公司(Raymond James)數據顯示,美國僅佔全球稀土製造需求的9%,遠遠低於中國的56%和日本的21%。

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顯示,美國2011年進口稀土精鍊產品總值為6.96億美元,而2020年僅為1.1億美元,說明美國已經減少了進口依賴。

北京7種重稀土許可證要求主要針對美國的軍工業,即使這一點也被誇大了。

花旗銀行估計國防應用約佔美國稀土消費量的1%,而且美國國防有足夠的稀土庫存。

《經濟學人》報道,五角大樓可能能够應對(中共稀土禁運)。業內一個玩笑說,它可以將一年的重稀土供應(用于導彈的那種)裝在一個手提箱里。

彭博社報道,澳洲Lynas稀土工廠的產量已經能夠滿足美國的所有需要,包括國防設備生產所需的500噸稀土原材料。

2019年大陸一篇研究論文指出,美國稀土高端配件的重要供應國是日本, 日本稀土儲備則囤積數十年。因此,中國若停止對美供應稀土,不能準確威脅其產業鏈,特別是其高端製造及國防安全。鑒於稀土產業鏈全球化,「稀土牌」還可能造成全球貿易摩擦規模擴大化和複雜化, 這也並不符合中國一貫全球自由貿易的主張。

稀土交易商兼顧問、《稀土觀察家》通訊作者托馬斯‧克魯默(Thomas Kruemmer)《日經亞洲》表示,中共此舉的目的是打擊美國國防工業,而不是破壞向其出口永磁體的130個國家客戶的供應鏈。

而事實上,受衝擊最大的並非美國,而是歐洲及日韓等國家。

中共海關最新數據顯示,5月份中國稀土磁鐵總出貨量環比下降52.85%,全球各國均受到衝擊,其中對德國(中國最大的稀土磁鐵客戶)的出貨量與2024年相比下降了55%,對南韓的出貨量下降了81%,對日本的出貨量下降了57%。

中共本無意斷供歐洲及日韓等國家的稀土,打擊自己的稀土供應鏈。

北美消息人士表示,北京最初的許可證似乎是頒發給歐洲、日本和南韓的供應商,並表示對豐田、寶馬和大眾等在中國設有工廠的公司做出「積極」回應。

近年來,中國經濟不景氣,大陸稀土企業產能過剩、利潤不斷下滑,中共離不開海外市場。

2025年台灣的一份報告指出, 2023年中國提煉生產的稀土類永磁接近30萬噸,足夠生產約1億輛電動車,超出全球汽車市場總量;此外,中國生產了全球89%稀土永磁,而中國消費市場只買了40%產品,其餘的磁鐵和產品以低廉的價格戰傾銷掠奪它國市場。

大陸礦材網報道,儘管稀土的戰略地位不斷提升,但2024年稀土國內市場稀土產能過剩問題越發突出,導致市場庫存不斷積壓。例如,北方稀土的稀土鹽類和金屬庫存佔總資產比重35.2%。

人民網5月文章說,中國稀土市場總體上供過於求、產大於銷,這個基本態勢還是沒有改變,需求的增量很快被過剩產能吞噬。

《華爾街日報》報道,近年來,隨著國內利潤率下降,金力永磁和中科三環都加大了對海外買家的依賴。2024年,金力永磁和中科三環的海外銷售額分別約佔公司收入的18%和60%。這兩家公司對美國的直接出口額均佔各自收入的不到10%。

只要中國停止出口 美國就能恢復生產能力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產國,但並未壟斷稀土。美國及其盟友澳洲、加拿大、印度也擁有豐富的稀土儲量。

在特朗普1.0時期的貿易戰中,北京提出警告,但並沒有真正打出稀土牌,原因之一是擔心可能促使全球加速發展獨立於中國的稀土供應鏈。

在2010年稀土配額危機開始時,自由市場智庫亞當‧斯密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和稀土專家蒂姆‧沃爾斯特 (Tim Worstall)發文說: 「如果北京想提高稀土價格並開始使用它作為地緣政治談判籌碼,那又如何?全球其他生產商只會捲起袖子加快生產,其壟斷地位馬上破裂。實際上,稀土供應的安全性並不是社會媒體說的那麼緊迫。」

澳洲位於馬來西亞的Lynas稀土廠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該工廠的建立是為了回應2010年北京對日本斷供稀土。

西方公司尋求在關鍵礦產方面對華「去風險化」,為澳洲萊納斯等公司提供了機遇。圖為萊納斯公司在2010年10月發布的一張照片。照片顯示,該公司在西澳地區在建一座稀土濃縮廠。(Lynas Corporation/Lynas Corporation/AFP)
西方公司尋求在關鍵礦產方面對華「去風險化」,為澳洲萊納斯等公司提供了機遇。圖為萊納斯公司在2010年10月發布的一張照片。照片顯示,該公司在西澳地區在建一座稀土濃縮廠。(Lynas Corporation/Lynas Corporation/AFP)

中共之所以取得稀土出口壟斷地位,主要是因為當局未計環境成本的價格優勢。

資料顯示,稀土生產過程污染嚴重,生產1噸稀土氧化物會產生2,000噸尾礦渣、1,000噸含重金屬的廢水和9,600-12,000立方米硫化物和氫氟酸;提煉1噸稀土氧化物金屬會產生放射性固廢2立方米。國際原子能官方訊息顯示1立方米稀土放射性固廢處理的基本費用就達數萬美元。

因此,西方國家稀土本土加工受到嚴格的法律限制,因而產生了對中國的高度依賴。

對於美國而言,只要中國停止出口,美國並非沒有很快恢復稀土生產能力的籌碼。其關鍵在於,美國是否願意承擔稀土加工污染成本本土化生產的決心。

蘇紫雲表示,中共目前的優勢不在於礦產,是在於其政策容許高污染的稀土產品生產。

他認為,應該說只有法規問題跟時間問題,技術上不是問題。如果像特朗普可以在相關的聯邦法規不再過度苛求環保,就可以吸引美國本身的稀土業者蓬勃發展,取代中共的稀土供應了。

「誠實講起碼需要5年時間」,他說,目前做得最好的是加拿大跟澳洲,澳洲也是因為法規問題,把稀土的提煉廠弄到馬來西亞去,還引起馬來西亞環保人士的不滿。

沈明室表示,稀土工業並不是甚麼高階科技,就是污染或環境考慮。中共將稀土武器化,會產生邊際遞減效用,加速其它國家稀土的開發。中共把稀土當作武器壓迫其它國家的困難度會越來越高。

敲響警鐘

中共打稀土牌,稀土運輸並沒有長期中斷,但卻給國際市場和稀土依賴程度較深的國家敲響了警鐘。

彭博社報道,美國關鍵材料礦業公司MP Materials Corp行政總裁吉姆‧利廷斯基(Jim Litinsky)表示,無論貿易談判如何發展,現有的體系都已經崩潰,無法再恢復原狀。

利廷斯基表示,地緣政治斷層線如今已成為商業現實,確實改變了所有人的心理。

2010年中共對日本斷供就是先例,它給西方各國敲醒了警鐘。從那時開始,一條「去中國化」的稀土全產業鏈「備胎」已逐漸形成並完善。

蘇紫雲表示,中共從2010年因為釣魚台問題開始控制稀土出口,是幸也是不幸。不幸的是中共的確擁有這個戰略物資的大宗,幸運的是它太早亮劍了,其它國家就紛紛找不同的方法:第一是找新的礦產;第二是在技術上從海水裏面過濾稀土,在日本做得還不錯,但是成本還沒壓下來;第三就是從廢棄的高科技產品裏面重新提煉,分離出稀土;第四就是從設計端降低對稀土的比例的需求。

「所以隨著時間的演變,中共這個稀土作為戰略物資的影響就會遞減了。」他說。#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