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愛情片如果要烙印在影迷心中,甚至成為經典,有很大部份作品都是主打「遺憾美」的所謂「Sad End」,即男女主角最後無法在一起。看多了這類故事,除了感慨愛情的無常、命運的殘酷、緣份的本質之外,亦能獲得正面啟發:就算愛有期限,也要盡力去愛,去珍惜當下。
《明天,我要和昨天的妳約會》是一部2016年上映的日本愛情電影,講述了一段跨越時空的浪漫愛情故事,核心在於時間的錯位與愛情的短暫,可能是近十年「最強催淚電影」。20歲的男主角在電車上邂逅20歲的女主角,對她一見鍾情,兩人迅速展開交往。女主角在浪漫時刻突然落淚,似乎能預知未來。隨著劇情展開,觀眾得知她來自一個時間逆行的平行世界,男主角的「明天」是女主角的「昨天」,他們每5年只有一次30天交會期。
男主角的第一次約會、牽手和初吻,對女主角而言卻是最後一次,這種時間的錯位讓每一個瞬間都充滿了悲傷與美好。電影的時空設定雖然複雜,但其核心情感真摯動人。他們的愛情最終以心碎的結局收場,但留下的記憶和情感成為彼此生命中最珍貴的痕跡。
「愛過的痕跡就是意義」是電影的核心主題,他們的愛情因時空的限制而註定短暫,但正是這種短暫性賦予了他們的相遇無與倫比的價值。時間和情感的錯位讓每一個瞬間都充滿了意義,女主角的日記成為他們愛情的物質痕跡,記錄了他們未來的相遇,這些文字不僅是記憶的載體,也是他們愛情的證明。
電影通過兩人在不同年齡段的相遇,例如35歲時救5歲的對方,進一步強化了宿命這一主題。他們的愛情跨越了時間的界限,形成了命定的聯繫。這些相遇的痕跡——無論是情感的記憶、女主角的日記,還是男主角的畫作——都成為他們生命意義的來源。通過這些痕跡,讓觀眾感受到愛情的深刻與無常。
故事亦讓我聯想起林夕的多首作品,《約定》「就算會與你分離 淒絕的戲 要決心忘記我便記不起」描寫了即使面對分離,記憶中的承諾依然是生命的支柱;《紅豆》「有時候,有時候,我會相信一切有盡頭。相聚離開,都有時候,沒有甚麼會永垂不朽」點出愛情的無常,愛情雖然短暫,但留下的情感痕跡卻成為彼此生命的意義。
佛教認為一切皆「無常」,愛情和生命皆是短暫的。電影男女主角的愛情因時空限制而只能維持30天,這種短暫性正體現了無常的真理。然而,他們選擇在有限的時間內全心相愛,這種對無常的接受讓他們的愛情更顯珍貴。正如佛教無常觀所述,當我們超越對時間的執著,當下即成為永恆。◇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