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發展(0017)剛完成882億港元銀行融資協議,唯英皇國際(0163)違約,加上數據顯示部份香港中小型發展商負債重仍在去槓桿。回顧早前不少知名投資者亦先後賣樓救亡,最新已故「舖王」鄧成波家族遭入稟高等法院申請破產,去槓桿潮擴散到上市公司,香港樓市債務危機有蔓延跡象。

新世界發展公告指,與銀行達成新融資協議,涵蓋882億港元現有境外無抵押金融債務。香港恒生大學商學院副院長梁劍平接受《信報》訪問時指出,當借貸大到不能倒,銀行反而一定要支持,「一定會support你嘅,點解呢?驚你還唔起,你執咗嗰陣時咪全盤冇曬(一定會支持你的,為甚麼呢?怕你還不起,你倒閉了那時候便全盤都沒有了)」。

然而,一波剛平一波又起,英皇國際截至2025年3月底全年業績顯示,集團合共166.05億港元的銀行借貸已經逾期或違反若干條款,年度虧損擴大至47.43億港元(包括不再持續經營業務),核數師德勤對其財務狀況發出「不發表意見」聲明。

同期,已故「舖王」鄧成波家族因疑拖欠物業按揭貸款,最新遭靄華物業信貸有限公司入稟高等法院申請破產,案件排期9月30日聆訊。

此前,包括湯文亮、李根興、陳秉志等知名投資者亦先後賣資產還債,物業市場的去槓桿化仍未完結,債務風暴更從富豪投資者擴散至上市公司,掀涉公眾股東,對市場影響更深遠。

彭博專題報道引述新世界發展前主席鄭志剛透過發言人回應,指鄭志剛上任新世界CEO時「已繼承巨額債務」,而上任後「數據顯示去槓桿進程持續且負責任」。

年報顯示,多間中小型本港發展商負債比率偏高,其中,遠東發展(0035)截至2025年3月底年報顯示,經調整淨資產負債比率達67%,銀行貸款、票據及債券總額減少約24億港元至254億港元,顯示集團正積極削減債務,於年內變現非核心資產及業務合共約12億港元,包括出售英國曼徹斯特停車場及計劃出售BC Invest股權等。

九龍建業(0034)資本負債比率從111.5%改善至104.4%,過去數年變現非核心資產超過3億港元。路勁基建(1098)負債比率為55%,公司年報指出,因工程減少,需辭退地產開發員工,至2024年底減少19%,除出售中國高速公路,該公司亦考慮出售其在印尼的公路資產。麗新發展(0488)則擬於未來兩年出售金額約80億港元資產。各中型發展商年初至今股價下跌近一成至兩成半(見表),相對恒生指數年初至今升22.5%,形成強烈對比。

部份發展商負債比率
公司名稱 負債比率 市值(港元) 股價 年初至今變動 應對措施
九龍建業(0034) 104.36% 38.93億 3.01 -20.58% 出售總額超過3億港元的非核心資產
遠東發展(0035) 65.8% 25.7億 0.84 -9.68% 出售BC Invest及英國曼徹斯特停車場
新世界發展(0017) 57.5% 148.48億 5.85 13.37% 策略性出售非核心資產、年內出售上海周浦項目套現超過19億港元、
完成882億港元融資
路勁基建(01098) 55% 6.52億 0.87 -23.68% 辭退19%地產開發員工、出售中國高速公路、考慮出售其在印尼的公路資產
麗新發展(0488) 51% 7.7億 0.53 -25.35% 擬於未來兩年出售金額約80億港元資產

事實上,港交所(0388)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截至5月底,港股新增上市公司29家,較去年同期21家增長38.1%;每日平均成交金額達2,423億港元,較去年同期1,102億港元升119.9%;首次上市集資總額達776.68億港元,較去年同期95.96億港元激增709.4%。香港昔日兩大支柱金融與地產分化日趨明顯。

香港金融市場向好,或受惠於美國持續收緊包括中概股在內的外國企業上市門檻。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Paul Atkins 6月4日表示,將就「外國私人發行人(FPI)」的資格定義進行概念性諮詢,現時FPI可獲多項豁免,包括無需提交季報、無需受公平披露法規(Reg FD)約束等。根據2023年數據,近55%外國私人發行人實際主要於美國市場交易,其中最常見註冊地為開曼群島,總部地則以中國最多。SEC強調,當公司基本只在美上市,卻不受其註冊或總部地區監管時,應審慎評估其是否仍合資格享有這些監管寬免。

美國規管勢趨嚴格令中資股改選香港上市,網上服裝平台SHEIN轉戰港股,路透社報道,該公司6月30日向港交所提交保密申請,估值雖從660億美元調至500億美元,仍有望成為今年最大IPO。過去有傳該企業欲於美國及倫敦上市,料終選擇於港股上市。

此外,A+H上市模式日益受青睞,寧德時代H股(3750)今年5月上市後,出現罕見的H股比A股貴現象,截至最新,H股較A股存在19.6%溢價。中資投資銀行中金報告指出,後續仍有近50家A股計劃赴港上市,潛在流動性需求1,500億至1,800億港元,又指,今年已有赤峰黃金(6693)、鈞達股份(2865)、寧德時代、恒瑞醫藥(1276)以及吉宏股份(2603)這5家公司陸續完成A股往H股兩地上市,首發募集資金達到560億港元。 

反觀香港各類物業受北上消費、移民潮、工作模式轉變影響,持續出現掟貨潮。官方指出高才通等人口流入,今年2月統計處指出,香港人口增長0.1%至752.8萬人,唯最新報道,國際學校朗思國際學校7月31日正式停辦,新流入人口消費模式未必跟過去相同。

息口一向是左右樓價主因。美國利率期貨顯示,預計至明年7月,聯儲局將減息至約3厘至3.25厘,較現水平低1.25厘。不過,1個月HIBOR從年初4.18292%水平下跌至0.7125%左右創2022年6月以來新低,中原城市領先至數則較年初下跌2.24%。此外,資金流出港元,金管局於7月2日買入200.18億港元並沽出美元,一周內第二度干預,累計買入港元總額達294.38億元。本地資金方面,香港銀行存款總額達18萬億港元創歷史新高,即使樓價下跌,資金傾向選擇停泊。@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