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法》實施5周年,直接及間接影響了香港社會的運作模式,其中構建出一套「上位遊戲」獎勵機制,吸引年輕人投身建制陣營,通過政治參與尋求個人發展。
在單一化政治環境下,透過「完善」選舉制度,建制派完全掌控了立法會和區議會等政治平台。區議會改制後,委任區議員的比例大幅增加,民建聯等建制派政黨得以安插年輕人進入政治體系,作為培養「接班人」的策略。
民建聯莊雅婷便是這一機制的典型代表。24歲的她擁有北京大學學歷,曾放棄英國名校錄取,選擇到北大讀書,獲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讚為「棄暗投明」。她被委任為西貢區議員,成為本屆最年輕的區議員,無疑是建制派刻意栽培的對象。然而,莊雅婷參選「香港小姐」的事件,卻暴露了這套獎勵機制背後的矛盾與限制。
上月,莊雅婷以民建聯「小花」身份參選「香港小姐」,迅速成為輿論焦點。作為外貌不錯、學歷優秀的年輕區議員,她的參選本應是個人魅力的展示,卻因其區議員身份引發爭議。民建聯內部人士質疑此舉有損區議會形象,認為區議員應專注地區工作,而非涉足娛樂圈。僅在參選消息公布24小時後,莊雅婷迫於壓力宣布退選,並強調初衷是希望通過港姐平台讓更多人認識區議員工作。
莊雅婷參選港姐的決定並非心血來潮,而是其一貫「創新接觸群眾」策略的延續,她積極利用社交媒體提升知名度,並以追上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的粉絲數為目標。她試圖以年輕化、親民的方式,突破傳統區議員的刻板形象。
她的參選確實帶來了顯著的曝光效果,但這種高調的行為卻觸碰了建制派內部的敏感神經。民建聯中人表示,許多黨友對她的決定感到愕然,認為區議員涉足選美會令人覺得「好得閒」,影響委任區議員的認受性;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雖然未明言禁止區議員參選港姐,但強調必須履職盡責。
莊的退選,反映了建制派內部對年輕人角色的矛盾。一方面,建制派需要年輕人以新穎的方式吸引公眾支持,增強政黨的親和力;另一方面,傳統的政治文化要求區議員維持嚴肅、專業的形象,避免過於「娛樂化」的行為。莊試圖通過選美平台提升知名度,卻被視為「越界」,顯示年輕人在建制上位遊戲中並非自由,而是受到嚴格的規範和監察。
莊雅婷事件揭示了建制上位遊戲的侷限性。建制派通過委任區議員、提供資源等方式,吸引年輕人加入,但同時對他們的行為設下嚴格界限。年輕人如莊雅婷試圖以創新方式提升影響力,卻可能因觸碰傳統規範而受挫。這種矛盾顯示,建制派在培養年輕人時,尚未完全適應他們的創新思維和行為模式。說到底,年輕人只是政權的花瓶。◇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