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暑節氣,今年是六十年一遇的「晚小暑」,民間有吃三寶的傳統習俗,對健康有益。
小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個節氣,也是夏天的第五個節氣,此時太陽在黃道上運行至105度。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提到「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
民間有諺語「小暑過,一日熱三分」,小暑是炎炎夏日的開始,過了小暑之後,天氣一天比一天熱。
從小暑、大暑到立秋,是全年最熱的時期,稱為「三伏天」。古曰:「伏者,謂陰氣將起,迫於殘陽,而未得升,故為藏伏。」意指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地下,所以地面特別炎熱。
古人把二十四節氣以五天為一「候」,分為「三候」。「小暑」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意思是說,進入「小暑」,地面的風夾帶熱浪;蟋蟀因天氣炎熱,離開原野到房屋牆角避暑;老鷹也因低空溫度高,飛往高空盤旋。
「早小暑熱死牛,晚小暑涼颼颼」
今年小暑交節在7月7日凌晨4點04分,黃曆六月十三。六月後半月交節叫「晚小暑」,老話說「早小暑旱斷河,晚小暑水滿江」,意味著小暑以後降雨可能會比較頻繁。
此外,今年小暑交節是在黃曆六月十三,屬於月中。民間有諺語說:「小暑在頭熱死牛,小暑在中冷熱鬥,小暑在尾三伏穿襖」。這個「冷熱鬥」最磨人,上午艷陽高照,午後可能就有雷暴突襲,氣溫驟變。
今年是乙巳蛇年,又遇上「晚小暑」,六十年才一輪迴。俗話說:「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即將進入一年之中最潮濕、悶熱的時段。
小暑養生
老話說「小暑吃三寶,全年不跑藥。」小暑時節,民間有吃三寶的習俗,三寶是指黃鱔、蓮藕和綠荳芽,小暑節氣吃這三樣食材有益於身體健康。
吃三寶也有講究,蘇州老食客王師傅說:「黃鱔要選筆桿細的,小暑前後最肥美;蓮藕挑九孔涼拌,七孔燉湯反上火」。
北京同仁堂醫師表示:「綠荳芽加醋涼拌,比喝冰飲更解暑毒」。
民間還有小暑「食新」的習俗,小暑過後,品嚐新收穫的稻米,以感謝五穀大神。 人們把新打的米、麥等磨成粉,製成各種麵餅、麵條,送給鄰居鄉親分享。#
(轉自新唐人電視台)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