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發作後,生死之間的界限可能僅僅在於是否起身活動。

最新的研究表明,每天久坐超過14小時的患者,在一年內再次發生心臟病或死亡的風險是其他人的兩倍。然而,只需用任何形式的活動替代30分鐘的久坐時間,就能將風險降低一半。

該研究主要作者、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教授基思‧迪亞茲(Keith Diaz)在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表示:「我們的研究提供了迄今為止最有力的證據,表明心臟病發作後長時間久坐與未來患心臟病或死亡的風險增加密切相關」。

久坐的危險地帶

這項最近發表在《循環:心血管質量與結果》(Circulation: Cardiovascular Quality and Outcomes)雜誌上的研究發現,用任何水平的體育活動或30分鐘睡眠替代30分鐘久坐或不活動,可以降低再次心臟病發作、心臟手術或再次住院的風險。

這項研究追蹤了六百多名平均年齡為62歲的成年人,其中約一半為男性,他們曾在紐約市一家醫院接受過心臟病發作或胸痛的治療。參與者在出院後30天內佩戴了名為加速度計的腕式設備,以精確測量他們的活動水平。

研究表明,那些活動較少的人,平均每天坐著或不活動超過14個小時,患上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徵(一種心臟疾病)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兩倍多,這種疾病的症狀包括胸痛或不適,或在一年內死亡。具體來說,最不活躍的群體平均每天坐著15.6個小時,而最活躍的群體平均每天坐著11.7個小時。

小改變 大成果

研究發現,參與者若將30分鐘的久坐時間替換為輕度活動(如整理家務或散步),發生不良事件或死亡的風險降低了一半。用更劇烈的活動(例如快走或園藝)代替久坐不動,可將風險降低61%。

曼哈頓心臟科中心(Manhattan Cardiology)創始人羅伯特‧西格爾(Robert Segal)博士(未參與這項研究)提供了一種理解風險的簡單方法:將你的血管想像成一根花園水管。

西格爾告訴《大紀元時報》:「如果水持續流動(你在活動),壓力就會保持平衡且富有彈性。但如果你讓血液流動受阻(你在坐著),壓力會積聚,雜質會堆積,隨著時間的推移,血管會變得脆弱。」

他指出,從生理學角度解釋,由於腿部血液流動減少導致的血液循環減慢,「會增加血栓風險並升高血壓」。

有趣的是,研究結果顯示,即使用睡眠代替久坐不動,也能將風險降低14%,而活動量較大的人群傾向於進行更多輕度活動,睡眠時間也更長。相比之下,活動量較少的人群坐著的時間更長,睡眠時間更少。

迪亞茲表示,睡眠有助於身心恢復,這在心臟病發作等嚴重健康事件後尤為重要。

他說:「對於那些久坐不動的人來說,這是住院後改善健康的一個小而可行的舉措。」

合理的恢復策略

雖然減少久坐時間至關重要,但西格爾建議從身體負荷區、恢復區和修復區這三個生理階段來理解恢復過程,並強調休息的重要性。

其它降低心臟病發作風險的生活方式改變包括:

遵循富含水果、蔬菜、全穀物、脂肪魚和堅果的地中海飲食
減少加工肉類、添加糖和反式脂肪的攝入
管理慢性壓力
堅持服用處方藥
迪亞茲強調,雖然運動仍然是健康收益最高、最划算的方式,但這項研究的發現對那些沒有時間、能力或意願進行運動的患者來說,是個好消息。

目前心臟事件後的治療指南主要側重於鼓勵規律運動,但對減少久坐時間的指導卻很少。這項研究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建議。

他說:「心臟問題後的健康生活之路,其實比我們想像的更容易實現,並不只是健身常客或心臟康復參與者的專屬。」

迪亞茲指出了這項研究的侷限性,包括久坐行為僅通過活動水平測量,且未考慮社會或環境因素。此外,研究對象為紐約的住院患者,因此結果可能不適用於所有人群。

英文報道請見英文《大紀元時報》:Sedentary Behavior After Heart Attack Increases Risk of Another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