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頓廳(Aston Hall)坐落於英國伯明罕的一處市立公園內,是一座宏偉的17世紀豪宅,於1618至1635年間由英國建築師約翰‧索普(John Thorpe)設計、托馬斯·霍爾特男爵(Sir Thomas Holte)建造。這座大型莊園為詹姆斯一世在位後期所建,躋身詹姆斯一世風格「鄉間豪宅」(Jacobean prodigy house)的傑作之列;所謂「鄉間豪宅」,即廷臣為英王巡遊本國而建造的英式別墅。

這些鄉間豪宅橫跨都鐸王朝(1485—1603年)、伊莉莎白一世和詹姆斯一世時期,體現了英式建築對文藝復興時期建築的獨特詮釋。建築史學家約翰·薩默森(John Summerson)稱它們是「所有英式建築中最大膽的設計」——在風格上混合了古典、中世紀與在地傳統英式元素。

阿斯頓廳為英國17世紀晚期的詹姆斯一世風格樹立了典範,該風格肇始於這位國王1603至1625年在位時期。如同這一風格的多數房屋,阿斯頓廳也折射出所在地的景觀——主要採用當地的紅磚、木材和石材建造。這座鄉村別墅寬闊的外形,在比例和對稱性方面呈現純粹古典主義風格,其外部裝飾則根植於中世紀晚期英式風格,包括山形屋頂(gabled roof)、中梃窗(mullioned window)和煙囪管帽(chimney pot)等。

阿斯頓廳的室內裝飾特色可見:深色木質鑲板、精緻繁複的木工與裝飾性的灰泥(plaster,譯註1)天花板等,都是詹姆斯一世風格建築的常見元素。在建造阿斯頓廳期間,古典意大利美學風格逐漸流行,色彩繽紛的內牆成為整棟房子的亮點。雖然每間房的裝飾特色並不特別多元,卻也體現兼容併蓄的混搭風格。

作為歷史悠久的詹姆斯一世風格宅邸,阿斯頓廳如今列管英國一級保護。這座宏偉的鄉間別墅,在英格蘭內戰(English Civil War,譯註2)期間接待過國王,曾遭議會派士兵圍困,後來還成為美國作家華盛頓·歐文(Washington Irving)的靈感源泉(譯註3)。

阿斯頓廳的建造,追求如畫美景與寧靜氛圍兼備。其南側有圍籬的霍爾特夫人花園(Lady Holte's Garden)及其對稱的邊界與圖案設計,意在給王室訪客留下深刻印象,令其感官陶醉於迷人的色彩與芬芳。

阿斯頓廳旨在同時營造如畫的景色與寧靜的氛圍。(Shutterstock)
阿斯頓廳旨在同時營造如畫的景色與寧靜的氛圍。(Shutterstock)

阿斯頓廳富有裝飾性的前門是一大亮點,呈現了這座宅邸深厚的歷史和富麗的設計。凹槽石柱、柱頭、圓形拱門以及精雕細刻的裝飾,讓大門成為莊園外觀最為古典的部份。

阿斯頓廳的前門設計是莊園一大亮點。(Shutterstock)
阿斯頓廳的前門設計是莊園一大亮點。(Shutterstock)

大廳(Great Hall,點擊欣賞圖片)17世紀的原始天花板以精美的灰泥條飾為特色,這是詹姆斯一世風格建築的常見元素,在整棟房屋內隨處可見。此外,大廳還擁有精雕細作的木質鑲板、石拱門;簷口及天花板上交織排布著抹灰獸形浮雕,其中既有神獸,也有世間走獸。

長廊(Long Gallery)在阿斯頓廳建成以來幾乎未曾改變,是其中最大、保存亦最完好的空間。這座長136呎(約41米)的走廊,擁有木雕鑲板牆面、排布均勻的大型窗戶,以及裝飾華美的灰泥天花板。在17世紀,房屋的長廊愈長,代表屋主的財富愈多、聲望愈高。

長約41米的長廊擁有木雕鑲板牆面、間距相等的大窗,以及裝飾性的灰泥天花板。(Shutterstock)
長約41米的長廊擁有木雕鑲板牆面、間距相等的大窗,以及裝飾性的灰泥天花板。(Shutterstock)

小餐廳(Small Dining Room)擁有紅色牆壁、雕塑精美的壁爐和設計簡樸的天花板,時至今日呈現出一種樸素低調的優雅氣質——與其說是詹姆斯一世風格,不如說更接近喬治時代(Georgian,譯註4)的美學風格。1771至1848年間,小餐廳是吃早餐的空間。

小餐廳可見紅色牆壁、雕塑精美的壁爐和設計簡樸的天花板。這裏曾是吃早餐的空間。(Shutterstock)
小餐廳可見紅色牆壁、雕塑精美的壁爐和設計簡樸的天花板。這裏曾是吃早餐的空間。(Shutterstock)

阿斯頓廳裏的大餐廳(Great Dining Room)保留給非常特別的場合,例如國王查理一世的到訪。餐廳的設計,無論是方形柱頂的人像,還是天花板下方華麗的飾帶,都充滿古典雕塑元素。詹姆斯一世風格的壁爐飾有霍爾特家族的紋章。

阿斯頓廳「大餐廳」的設計充滿古典雕塑元素。(Shutterstock)
阿斯頓廳「大餐廳」的設計充滿古典雕塑元素。(Shutterstock)

【譯註】

1. 這裏指傳統灰泥(亦稱古法灰泥)。以石灰、各種天然礦物混合水,是人類已知最古老的建築材料之一,並傳承至今。

2. 1642—1651年間的英格蘭內戰發生在議會派(圓顱黨人)和保皇派(騎士黨)之間,以議會派勝利結束。

3. 華盛頓·歐文(Washington Irving,1783—1959)被譽為「美國文學之父」,其1822年出版的綴段式小說《布雷斯布里奇莊園》(Bracebridge Hall)大致以阿斯頓廳為背景。

4.  喬治時代(Georgian era),指英國漢諾威王朝1714-1837年喬治一世至喬治四世連續在位時期。

原文「Aston Hall: A Jacobean Prodigy House」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作者簡介:詹姆斯·巴雷塞爾(James Baresel),自由撰稿人,替多家期刊撰寫文章,包括《美術鑑賞家》(Fine Art Connoisseur)、《軍事史》(Military History)、《克萊蒙特書評》(Claremont Review of Books)和《新東歐》(New Eastern Europe)等。#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