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錯誤地利用特朗普的克制,奢侈地揮霍了特朗普的好感和善意,當所有的「情感紅利」消耗殆盡的時候,也許就是普京的戰爭走到盡頭的時候。
普京很可能把特朗普的克制錯誤地理解為軟弱。從第二任期一開始,特朗普就對普京表現出了不同尋常的好感。迄今與普京已經進行了6次通話,這可能比他與任何其他領導人通話的次數都要多。特朗普甚至用暫停對烏克蘭的情報共享和武器運輸,迫使烏克蘭與俄羅斯進行停火談判。而普京對特朗普的善意表達感謝的方式,卻是用更多的炸彈轟炸烏克蘭的城市,使特朗普看起來像普京的共犯。
普京似乎佔到了特朗普的小便宜,在烏克蘭戰場上取得了些許優勢,但客觀上卻幫助特朗普順利完成了在歐洲的戰略布局。在普京的戰爭推動下,歐洲前所未有地團結在一起,並開始解決長期不能解決的軍費問題,特別是北約同意了特朗普關於將國防預算提高到國民經濟總產值(GDP)5%的要求。目前,部份北約國家已經將國防預算提高到GDP的2%,並將逐步提高到5%。這將使歐洲最終有能力獨立對抗來自俄羅斯的侵略。這在很大程度上有利於美國的全球戰略,特別是有利於與美國利益密切相關的印太戰略。
在今年6 月的北約峰會上,北約秘書長呂特誇讚特朗普成功地讓北約成員國同意將國防開支增加到GDP的5%,實現了幾十年來歷任美國總統都無法實現的目標。
然而,烏克蘭戰爭從來都不是僅限於歐洲的地緣政治衝突,如果考慮到它對印太地區安全形勢的影響,它就不是一場無關美國的戰爭。
7月2日,中共外交部長王毅在布魯塞爾與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Kaja Kallas)舉行會談,會談涉及網絡安全、稀土、貿易平衡、台灣和中東等廣泛問題。王毅在談到俄烏戰爭問題時表示,北京不能接受俄羅斯在與烏克蘭的戰爭中失敗,因為這可能會讓美國把全部注意力轉向中共。
王毅的表態與中共在俄烏衝突中保持中立的公開立場自相矛盾,表明北京可能更願意讓烏克蘭戰爭無休止地持續下去,以消耗和牽制美國,並阻止美國專注於在印度—太平洋地區與中共的競爭。
7月4日,在中共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毛寧說:「中國不是烏克蘭問題的當事人。」「中國在烏克蘭危機問題上的立場是客觀、一貫的,那就是談判、停火、和平。烏克蘭危機長期化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
中共關於烏克蘭戰爭的公開表態試圖掩蓋更複雜的實際情況,與中共的真實立場並不一致。在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前夕,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宣布與莫斯科建立「無上限」夥伴關係,此後,兩國政治和經濟關係得到加強。顯然,中共的立場是站在俄羅斯一邊,根本談不上公正,然而中共卻將自己打扮為潛在的和平締造者。
然而,北京在烏克蘭衝突中扮演的「中立」立場可能面臨相當大的地緣政治風險。在戰爭形勢越來越不利於俄羅斯的情況下,莫斯科可能要求北京提供更多、更公開的幫助。如果中共繼續維持中立形象,就有可能失去俄羅斯這個重要的合作夥伴。相反,如果中共公開支持俄羅斯,不僅將暴露其苦心維護的「中立」形象是虛假的,還可能遭到國際社會制裁。
烏克蘭外交部長西比加(Andrii Sybiha)一再強調這場衝突的全球性,指出北韓軍隊、伊朗武器和中國工業支持了俄羅斯的侵略。這場戰爭反映了歐洲、中東和印度—太平洋地區之間安全形勢密不可分的聯繫。
中共、北韓和伊朗都在用實際行動支持俄羅斯,試圖阻止俄羅斯在烏克蘭的失敗。其中,伊朗因其試圖在核武問題上跨界已經遭到美國和以色列的沉重打擊。相比之下,莫斯科、北京和平壤的魯莽行為尚未付出應有的代價,但他們已經激起特朗普總統的強烈反應。
特朗普已經多次表達了對普京的失望。今年5月,特朗普在Truth Social上說,「他(普京)簡直瘋了!毫無理由地殺害了很多人,我說的不僅僅是士兵。導彈和無人機毫無理由地射向烏克蘭的城市。」在前不久的評論中特朗普再次表示,普京只是想繼續殺人。
7月14日,特朗普在橢圓形辦公室發表講話稱,如果普京在 50 天內不同意停火協議,他將對俄羅斯徵收「非常嚴厲的關稅」,並表示,他將向烏克蘭運送愛國者導彈,以幫助其防禦俄羅斯的攻擊。這些武器將「迅速分發到戰場」。
隨著特朗普話鋒的轉變,普京與美國總統玩弄的遊戲似乎也到了應該收場的時候了。普京在與特朗普周旋的過程中自欺欺人地認為,利用「脫離與中國的聯繫並加強與美國貿易關係」的空洞說辭,可以轉移美國的注意力,換取拖延或阻止美國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以繼續實現其消滅烏克蘭的戰爭目標。然而,特朗普一針見血地指出:「真相是,普京對我們說了一堆廢話。他一直對我們很好,但結果卻毫無意義。」
在特朗普政府針對俄羅斯採取行動之前,普京得到了50天的寬限,對於不希望繼續毫無意義地犧牲生命的特朗普來說,這意味著在這期間雙方至少還要有數萬人傷亡。 特朗普似乎給普京留下了太多的時間。這不禁讓人想起二戰期間英國首相邱吉爾說的一句話:「美國總是在所有其它可能的選項都用盡之後,才會做正確的事情」。
普京無疑嘲諷了特朗普的誠意,這也印證了一個事實,即俄羅斯和中共的利益與美國的利益沒有共同點,美國以及美國在歐洲和印太地區的盟友不可能靠「情感投入」,通過與對手建立「友誼」或相互「信任」的方式贏得和平。
人們注意到,在特朗普與普京的談判中,幾乎從未打「軍事牌」,這被反對者視為「軟弱」。但實際上,特朗普可能比他的前任們更願意採取果斷行動,而不是陷入無休止的外交糾纏。他對伊朗的行動證明了這一點。
接下來美國的選項,可能首先是參議院通過兩黨法案,對俄羅斯實施嚴厲製裁;然後向烏克蘭提供必要的防禦和進攻性武器。
以往的觀察表明,特朗普更傾向於制定有限的、確保可以實現的目標,一旦下定決心,其行動力度更充份,速度更快。普京可能對看似比較情緒化的特朗普不以為然,但這很可能是普京因低估特朗普而犯下的最後且無可挽回的錯誤。@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