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專欄《愉快教養 離開「思想陷阱」》講解如何改變自己的想法,今次與家長分享用較正面的想法,正面思維可以令自己更加平靜,去幫助孩子處理問題。

這些較為正面的想法,通常都可以令家長的內心感到更平靜、更有耐性。於是,家長自然可以用更有效的方法去幫助孩子處理問題。

情景一:孩子因為不能去公園而發脾氣

較正面的想法:

-    運用積極聆聽:「爸爸知道你不能去公園,所以感到非常失望。」

-    幫助孩子放鬆身體:「爸爸現在和你一起深呼吸,先放鬆一下心情。」

-    讓孩子參與決定:「現在天氣真的很不穩定,我們現在真的不可以去公園。不過,我們可以在家玩遊戲。你想玩積木,還是畫畫呢?」

情景二:孩子不小心打翻了水杯

較正面的想法:

-    幫助孩子展望將來:「如果你下次吃飯時把杯子放於枱面中間,你覺得你會有果汁喝嗎?」

情景三:孩子花了很長時間還沒有完成功課

較正面的想法:

-    運用隨機教學:「媽媽留意到今天你畀平時用多了時間做功課,是不是功課比較難?媽媽可以幫你嗎?」

-    運用「如果⋯⋯就」:「媽媽知道要做這麼多功課容易令人感到疲累。我想你自己對自己說:「如果我做功課中途覺得疲累,我就會站起來拉一拉筋再做!」

家長與孩子的相處時間最長,所以最能幫助孩子學習!當家長看到孩子可以進步的地方,不妨對自己說:「真好!我現在就可以把握好這個機會好好教導孩子!我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家長用較正面的想法去理解孩子的行為,既可以減少自己的壓力,又可以用較正面的方法去支持孩子的成長,對家長和孩子都有好處!@

按:此文引用《親子相處的魔法——愉快教養100招》,由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林俊斌副教授及張溢明先生合著。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