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報道,消息人士透露,隨着本港銀行業不良貸款日益增加,部份銀行正初步探討成立「壞賬銀行」,以集中處理壞賬問題,紓緩金融體系壓力。

消息人士指,包括恒生銀行(00011)及交通銀行(03328)在內的多家貸款機構,近期已與顧問公司接洽,討論設立專門處理不良資產的實體,其中一項構想是仿傚大陸的不良資產管理公司,協助銀行回收部份貸款。不過,暫時仍然未知有關方案是否獲得其他本地銀行及監管機構的支持。

惠譽引述金管局數據,截至2025年3月底,本港銀行業的不良貸款總額升至250億美元,壞賬率增至2%,創下20年新高。惠譽預期壞賬率至年底或升至2.3%,成為亞太區升幅最大的市場,並警告貸款質素或於2026年進一步惡化。

金管局回應指,本港銀行業的資產品質仍屬可控範圍,撥備充足。截至今年3月底,本地註冊銀行總資本比率達24.2%,而主要銀行平均流動性覆蓋率為182.5%,遠高於國際要求,並強調會持續監察銀行風險分類及撥備情況。@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