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周日(7月20日)報道,零售調查顯示,雖然美國電商亞馬遜(Amazon)承諾保持低價,但數百種必需品卻出現上漲,而沃爾瑪(Walmart)等競爭對手則對同類商品降價。


《華爾街日報》分析了近2500種商品的零售價後發現,自特朗普總統1月20日上任以來到7月1日,亞馬遜平價商品的價格平均上漲5%,包括除臭劑、蛋白奶昔和寵物護理用品等。

根據電商數據公司Traject Data收集的零售商網站價格數據,儘管在特朗普總統4月宣布對等關稅,亞馬遜承諾不漲價之後,仍有1200種平價家居用品的價格上漲,但競爭對手沃爾瑪卻將相同商品的價格降低了近2%。

這些截然不同的策略顯示,在關稅不確定性的大背景下,各大零售商對熱門商品的價格調整存在顯著差異。

亞馬遜表示,《華日》追蹤的產品價格並不能代表他們的整體價格走勢。

亞馬遜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沒有看到我們商店中產品的平均價格出現明顯上漲或下跌。我們致力於提供低價——而不是相對的百分比變化——這才是為我們客戶提供最大價值的根本。」


亞馬遜部份本土和進口商品零售價一起漲

部份亞馬遜上漲商品的製造商表示,他們按照總統說的,正在自己吃掉關稅,並沒有提高對零售商的供貨價格。然而,即使是美國國產商品,例如Campbell罐頭的價格也出現上漲。在1月20日,一罐Campbell罐頭售價是1.98美元。到7月1日,罐頭價格漲至2.58美元,漲幅30%。

進口商品以及混合產地產品(即在國內組裝並使用進口零部件的產品)的價格漲幅則更大。

以俄亥俄州Dayglow公司生產的可堆疊金屬購物籃為例,該公司從中國等進口商品。2月中旬之前,該商品在亞馬遜的售價為9.31美元。到7月,亞馬遜已將價格提高至19.99美元。但是沃爾瑪卻把同款商品價格從17.9美元降至6.77美元。

Dayglow公司行政總裁尼克‧莫里斯羅(Nick Morrisroe)告訴《華日》,他們沒有調整對亞馬遜的供貨價,儘管其進口商品成本有上漲。

日常必需品 亞馬遜很難勝過沃爾瑪

《華日》追蹤的許多產品都是亞馬遜上的「日常必需品」。在2025年第一季度,亞馬遜在美國銷售的商品中,每三件商品中就有一件屬於該類別。

亞馬遜供應商顧問科里‧托馬斯(Corey Thomas)表示,亞馬遜難以在這些商品上盈利,運費成本幾乎抹去了微博利潤,但沃爾瑪可以承受在線銷售虧損,因為顧客通常會在實體店購買高利潤的其它商品。


價格波動的原因包括季節性折扣、競爭和通貨膨脹。亞馬遜表示,《華日》分析的產品在競爭對手網站上缺貨更頻繁。

此外,部份高價位商品隨著新品上市價格有所下調。在7月8日至11日舉行的Amazon Prime Day促銷活動期間,價格有下跌,即使反彈也仍低於7月1日的水平。

零售業對關稅整體反應平淡

特朗普最近將關稅截止日期推遲至8月1日,也讓零售商有時間在加徵關稅生效前囤貨。

零售業對關稅的整體反應相對平淡。根據哈佛大學經濟學家阿爾貝托‧卡瓦略(Alberto Cavallo)和哈佛商學院定價實驗室成員的研究,自3月份以來,進口商品價格上漲了約2%。

卡瓦略表示:「缺乏透明度可能導致零售商在實施價格調整時更加謹慎,傾向逐步進行。」#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