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級韓劇《魷魚遊戲》走過三季,終於迎來完結篇。在Netflix的非英語節目排行榜上,它以壓倒性的收視率囊括前三,創下空前絕後的紀錄。然而,日本的《Liar Game》、《賭博默示錄》與《今際之國的闖關者》卻未能像《魷魚遊戲》一般引發全球熱潮。為甚麼呢?

《魷魚遊戲》的成功,不僅改寫了韓劇在國際間的地位。在Netflix的推動下,韓國影視作品已逐步超越其它亞洲文化輸出市場,成為全球關注的文化領軍者。這部作品不只是一次製作上的勝利,更是韓國影視走向世界的重要里程碑。

若要拆解其風靡世界的原因,不妨從兩個核心特質談起。首先,《魷魚遊戲》在遊戲設計上採取極簡策略,相較《Liar Game》需要觀眾高度投入理解角色策略與心理博弈,它選擇以直觀易懂的遊戲規則降低觀影門檻,讓不論年齡、文化背景的觀眾都能一同進入敘事節奏之中。第一季的「紅綠燈」、「拔河」、「玻璃橋」,第三季的「跳大繩」,這些人人童年皆曾接觸的遊戲,在鏡頭下被重新包裝成命懸一線的生死挑戰,瞬間激發觀眾的緊張感與參與感。

其次,正因人性是跨語言、跨種族的共同語言,劇本特別強調角色間的情感糾葛與道德掙扎,成功將韓劇特有的「狗血」情節轉化為深具共鳴的戲劇力。觀眾不僅看遊戲如何進行,更被成奇勳等人面對生死時的善惡選擇所觸動。一些角色由「好人」轉為「壞人」的演變,不僅揭示人性灰色地帶,更讓人不由自主地陷入對道德與生存價值的思考。

除了敘事與情感層面,《魷魚遊戲》在視覺呈現上亦獨具匠心。第一季中的粉紅制服、旋轉樓梯、糖果色場景與冷酷血腥形成強烈對比;配樂也精準地烘托氣氛,使整部作品在同類型競技劇中脫穎而出,呈現出國際級的華麗質感。

然而,進入第二季後,《魷魚遊戲》的敘事節奏與情感深度卻出現明顯滑坡。整季僅有3場遊戲,且未能如前作般激發觀眾強烈的代入感。雖然「轉圈爭位」的設定勉強刻畫了人在極端條件下的自私與矛盾,但冗長重複的投票環節拖慢了節奏,讓人感到疲乏。原本細膩描繪人性暗面的筆觸,在第二季中變得稀薄;後半段劇情逐漸失控,最終演變成毫無情感張力的槍戰場面。

來到第三季,作為最終章,比起第二季稍見起色。故事回歸成奇勳這一核心角色的抉擇與掙扎,並以母子、舊情人與友誼等更為複雜的人際關係來延伸情節。可惜的是,隨著參與角色逐漸減少,存活者的故事線亦變得稀薄,角色之間的互動不再如第一季那般鮮明,個性發展也顯得平淡。

成奇勳的道德抉擇更是引發不少爭議。他在第二季中已突破自身底線,第三季卻又回歸「父愛」光輝作為人性象徵,這樣的反差轉變缺乏足夠鋪陳與說服力,使人物邏輯性受到質疑。部份角色死亡方式處理倉促,與第一季「阿里被背叛」那種令人痛心的戲劇張力相比,顯得不夠深刻。雖然第三季仍維持視覺製作上的高標準,但無法掩蓋劇情與情感描寫上的缺憾。

總的來說,第一季之所以成為競技題材的經典,不只是因為故事本身,更在於低成本高回報的製作模式與深刻描繪人性的敘事力。第二季試圖擴展故事格局與視野,但被節奏拖累,劇情控制不當。第三季作為結尾篇,雖然延續了商業熱度並帶來一定震撼,但未能再現第一季的光芒。◇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