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發表《中國企業監測報告2025》,指出雖然大陸實際GDP在過去三個季度保持約5%的增長,但持續的通縮壓力與名義增長疲弱正在侵蝕企業盈利能力。

報告顯示,大陸企業收入增長率由2018年的17.3%急降至2024年的-3.2%,同期利潤率由8.1%跌至5.1%,盈利改善主要集中於少數大型企業與行業。

報告指出,儘管企業可以透過積極去槓桿來消化債務,但在通縮環境下提升利潤的難度遠高於通脹時期。這些趨勢令大陸的投資策略從過往的全面增長轉為更具選擇性。

從整體來看,大陸企業的健康狀況在2024年仍保持穩定,償債能力未有明顯變化。然而,大型企業與中小企業之間的分化日益加劇,導致企業信心仍然疲弱。信貸風險也在上升,殭屍企業的比例從2018年的6%增加至2024年的12%。即使貨幣政策寬鬆、利率下降,較小企業的信用風險惡化仍在持續,其主要原因是收入與利潤率的下滑。

Natixis認為,槓桿問題不再是主要風險,收入問題已成為企業經營的最大壓力。中外企業都在去槓桿,但原因不同。大陸企業的槓桿率已從高位回落,同時伴隨低利率環境,反映出信貸需求疲弱與未來前景的不確定性。相比之下,全球同業因高利率壓力而保持較低的槓桿率。更顯著的差異在於收入表現:大陸企業的中位數收入增長與利潤率均出現下滑。

此外,收入增長疲弱導致資本回報率(ROC)走低。通縮在一定程度上源於製造業價格戰和消費停滯,這是大陸市場特有的現象,而全球同業則普遍享有較高的利潤率。大陸企業的平均ROC由2018年的8.2%降至2024年的6.5%,而全球同業則小幅上升至10.7%。ROC下降促使企業減少資本開支,不過在研發領域,大陸企業仍保持投入,以應對外部挑戰。

Natixis總結,大陸表面上穩定的經濟增長與企業盈利的下滑之間形成落差,導致企業信心復甦乏力。低利潤率已成為大陸企業的首要憂慮,若特朗普關稅政策維持,或其它國家跟進徵收類似關稅,該問題料將持續。除非名義增長回升,否則大陸企業的投資與增長機會仍將集中於少數具備競爭優勢的企業與行業。@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