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樂團日前公布第49樂季節目,將以「怡」為題,持續推動中樂的傳承與創新,並配合香港「盛事之都」定位,深化文化、體育與旅遊融合。

本樂季將於香港啟德體育園舉辦國際中樂文化盛事「笙生不息—國際笙簧節 2026」,同時展開多場海外巡演,於敦煌、首爾及廣州星海音樂廳舉行演出,促進中外藝術交流。

香港中樂團藝術總監兼終身指揮閻惠昌教授表示:「『怡』,寓意香港中樂團透過音樂連結古今中外,帶來撫慰人心的中國音樂。」節目既有對經典大師的致敬、也有新一代作曲家的原創作品,充份展現中樂的可能。

香港中樂團藝術總監兼終身指揮閻惠昌總監介紹新樂季的重點項目「笙生不息—國際笙簧節 2026」。(香港中樂團提供)
香港中樂團藝術總監兼終身指揮閻惠昌總監介紹新樂季的重點項目「笙生不息—國際笙簧節 2026」。(香港中樂團提供)

閻惠昌表示,2026年春季舉行的「笙生不息—國際笙簧節 」,是他構思超過二十載的重要項目。笙被譽為中華三千年禮樂文明的活化石,更對西方簧樂器如管風琴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其演奏對亦有助強化心肺功能,促進身心健康。他形容:「活動選址嶄新的啟德體育園,正好體現活動與民同樂及文體旅融合的宗旨。」活動會匯聚世界各地的演奏者線上線下參與,締造大規模的笙簧馬拉松演出「

香港作曲家聯會主席、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理事梅廣釗博士則分享,「心樂集」、「心樂集 - 青蔥篇」(教育局協辦)及「香江華采」等計劃至今已成為本地作曲人才的重要搖籃。2026年香港中樂團將聯同香港作曲家聯會,並獲多間院校支持,舉行《香江華采2.0》音樂會。透過公開徵曲形式發掘創作新星。@

「笙生不息—國際笙簧節 2026」將於香港啟德體育園舉辦,香港中樂團笙組現場演奏《豐收的喜悅》。(香港中樂團提供)
「笙生不息—國際笙簧節 2026」將於香港啟德體育園舉辦,香港中樂團笙組現場演奏《豐收的喜悅》。(香港中樂團提供)

香港中樂團署理二胡首席徐慧(左)及香港中樂團胡琴聯合首席兼中胡首席毛清華現場演奏《天仙配》。(香港中樂團提供)
香港中樂團署理二胡首席徐慧(左)及香港中樂團胡琴聯合首席兼中胡首席毛清華現場演奏《天仙配》。(香港中樂團提供)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