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財務紀錄,馬斯克即使與特朗普總統關係一度緊張,6月底仍向兩個支持共和黨的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Super PAC)捐出總額1,000萬美元的政治獻金。這使他成為本年度最大個人金主之一,也讓外界猜測兩人是否仍存在和解空間。
根據聯邦選舉委員會(FEC)周四(7月31日)公布的紀錄,馬斯克於6月27日,分別向「國會領導基金」(Congressional Leadership Fund, CLF)與「參議院領導基金」(Senate Leadership Fund, SLF)各捐出500萬美元,合計1,000萬美元。這兩個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主要支持共和黨在參眾兩院的選戰。馬斯克的捐款金額,使他成為這兩個組織今年目前已知的最大個人捐贈者。
馬斯克的捐款時間點,正值他與特朗普總統在《大而美法案》上產生嚴重歧見之際。當時他公開批評特朗普推動的稅改法案「將擴大赤字」,並與共和黨領導層在立法立場上分道揚鑣。
今年5月,馬斯克曾在卡塔爾經濟論壇上表示,自己「目前看不到繼續進行政治捐款的理由」,一度釋出淡出政壇的訊號。
然而,他不僅在6月底完成捐款。7月他更一度宣布計劃成立「美國黨」(America Party),以支持兩黨之外的國會候選人,但截至目前,尚無具體行動。
除了捐助共和黨國會選戰外,馬斯克也在今年春季向自己主導的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美國行動委員會」(America PAC)注資4,530萬美元。
根據FEC數據,其中包括2,700萬美元用於請願簽署的激勵金,亦即向選民支付獎金,鼓勵選民簽署支持言論自由與持槍權的請願書,金額從47美元到100萬美元不等。該組織亦投入1,270萬美元於4月的威斯康辛州最高法院選舉,支持由特朗普站台的保守派候選人施梅爾(Brad Schimel)。
該選戰是美國史上最昂貴的司法選舉,雙方候選人、州政黨與外部團體共投入超過9,000萬美元。自由派候選人克勞福德(Susan Crawford)也得到了民主黨富豪的支持,其中包括左翼金融家、活動家索羅斯(George Soros),以及伊利諾伊州州長普利茲克(J.B. Pritzker)等。
最終,施梅爾以10個百分點落敗。外界認為,這是馬斯克在政治上的一大挫折。
在不久之前,特朗普也釋放了和緩訊號。
7月24日特朗普在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發文,明確表示,他並不打算取消馬斯克旗下企業目前享有的聯邦補貼,也未計劃對其展開報復性行動。
特朗普寫道:「大家都在說我會取消馬斯克從美國政府獲得的部份或全部大規模補貼,從而擊垮他的公司。這不是真的!我希望馬斯克,以及國內所有企業蓬勃發展——他們發展得越好,美國就越好,對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好事。」
儘管馬斯克與特朗普一度因政策立場產生嚴重分歧,但雙方近期在公開言論與政治行動上,顯示仍可能有合作空間。
隨著關稅戰進入尾聲,2026年期中選舉將逐漸成為討論話題,這位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企業家是否會實際推動「美國黨」的建黨計劃,將持續成為外界矚目的焦點。#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