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扶搖,歡迎和我一起探索未解之謎。

有人說:「她的肌膚是白色的,靈魂卻是金黃的。」

她是一位法國的女子,生於浪漫之都,卻選擇遠離繁華,把一生獻給神秘雪域的佛法,她用一生寫下了一段至今無人能複製的驚世之旅。

為致敬這場前無古人的壯闊征途,甚至愛馬仕以她為靈感發布了一款特別的絲巾,名叫「履風女士」。絲巾上繡著一位女子的背影:她頭纏絲巾,騎在駝馬上,沿著層層梯田間的小道,一路從康定,向橫斷山脈、向雪域高原深處前行。她要去的地方,是當時人們夢寐卻無法抵達的拉薩。

這是一段怎樣的旅程?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亞歷山大莉雅‧大衛-妮爾(Alexandra David-Néel)。

靈魂覺醒

妮爾的一生堪稱傳奇。法國著名女探險家、記者、作家、藏學家、東方學家、「法國第一位佛教徒」、「無所畏懼的探險家」、「第一位到達拉薩的西方女性」、「神秘主義者」、「西藏與西方之間的橋樑」、「白喇嘛」……諸多頭銜加身,每個頭銜都與西藏割捨不開。

1868年10月24日,妮爾出生於法國南部的郊區聖曼德。童年時代,妮爾的家教甚嚴,父母對她都很嚴格,她幾乎是在修道院裏度過了少女時光。但誰能想到,這位少女未來將踏上人類歷史上最神秘也最危險的旅途?

1886年,她決定改寫人生:離開修道院,進入布魯塞爾皇家音樂學院,並在短短一年內榮獲女高音一等獎,成為舞台上的光芒焦點。但她對聲音的追求,不止於音樂——她要聽見更深的東西,是內心中靈魂的聲音。

隔年,她前往倫敦,進入當時極具影響力的神秘學圈,打開了通往東方玄學、冥想與宇宙智慧的大門。

這時的妮爾流連於神智會圖書館與大英博物館深不見底的藏書中。那些泛黃的典籍、神秘的符號、來自東方古國的智慧,儒家的仁義道德、道家的無為自化、佛教的空與輪迴……一行行文字如同火焰,在她內心點燃了無可抑止的渴望。

她讀書,不是為了知識,是為了方向。在那無數寂靜的午後,書本成為她的羅盤,指向一個遙遠而未知的東方世界,因為那裏埋藏著她靈魂真正的歸屬。

回到法國後,她並沒有選擇安逸的生活,反而走進了一條更加深邃的道路。

重返巴黎的妮爾,進入法國公學院與高等研究應用學院,開始潛心鑽研梵文與藏文。她師從當時法國最頂尖的東方學家——席爾宛·烈維與愛德華·福科(Édouard Chavannes)。那是一個思想沸騰的時代,而她站在知識浪潮的最前端,開始翻閱那些來自雪域高原的神聖經典,走進佛法、神智學、秘傳學與神秘主義世界。

在這段求知之旅中,她不只是在學習語言或知識,更像是在聆聽靈魂深處某種熟悉的召喚——來自東方的、寧靜卻不可忽視的聲音。

她的心也在這時悄悄地發生轉向:她不再只是學者,而是開始立志成為一位真正的東方學家——尤其是藏學家與佛教學者。

巴黎剛剛落成的吉美東方博物館,成了她心靈的樂園。她在那裏度過了無數「快樂的時光」,沉醉於佛教壁畫的瑰麗色彩,也被菩薩們那種超脫塵世的慈悲與靜定深深打動。

終於,在1889年,她做出了那個決定——皈依佛門,正式成為一位佛教徒。

1890年—1900年這十年,是妮爾生命中發生重大轉折的時期。當時的妮爾還是巴黎學術圈的耀眼之星。但就在這黃金時期,她做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離開。

她決定從安靜的圖書室和靜默的佛像面前走出來,走到真實的東方世界裏,直面她所熱衷的佛教、開始終生漂泊的生涯。

但她也為此而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放棄了在巴黎大學和法蘭西學院等高等學府中的學業以及在吉美博物館的科研工作。也就是說她放棄了未來一片光明的前途。

有人為她惋惜,有人覺得她瘋了,可她心裏無比清楚:這些不過是塵世幻影。為了靠近佛法,那片遙遠的雪域,她甘願捨棄。

天涯尋法

1891年,她終於如願以償,遠赴印度旅行,先後在印度和錫金學習佛教經典,潛心學習吠檀多派教理。妮爾本來對佛教發源地印度十分嚮往,但當她看到佛教在印度已瀕於絕跡時,感到非常失望。

就在這時,她聽說在喜馬拉雅山那一面的世界屋脊上,竟隱藏著一個幾乎沒被外人涉足過的佛教聖地。強烈的好奇心,加上對佛法智慧的癡迷,讓她再也按捺不住——她決定啟程。

1893年,妮爾首次到達印度與中國西藏的邊境,卻無緣進一步探訪,因為當時這裏已被英國侵略軍控制,而且基本是對外國旅行者封閉的。雖然這次她沒能更深入西藏,但卻第一次真正接觸到自己研究已久的藏族人,也終於親眼見到了那片從小就嚮往的西藏山川和風土人情。

從那以後,她對這片土地魂牽夢縈、無法忘懷。她後來在日記裏寫下這樣一句話:

說真的,我思念那並非我的故鄉的地方,它上面的草原、荒漠、終年不化的積雪,還有那湛藍明亮的天空,這一切時常縈繞在我腦際……使我著迷。

之後她回國,開始將全部身心投入到東方學的研究上,並陸續發表了一系列著作。

直到1910年,她獲得一次重返東方的機會,跟隨法國公共教育部去亞洲考察,經過數月的準備,妮爾乘坐「拿坡里號」輪船出發,到達錫蘭,從開始了漫長的西藏探索之旅。

出發前,她告訴丈夫只用一年半就會回來,誰知這一去竟是14年。

靈魂深處的召喚

妮爾在1911年11月16日離開錫蘭赴印度,1912年2月到達加爾各答,後在印度貝納雷斯這座印度聖城開始研究梵語。

第二年,為了進一步研習佛法,她前往錫金王家修道院,在那裏她結識了當地的精神領袖:錫德孔‧祖古‧南傑(Sidkeong Tulku Namgyal),還和他成為朋友。

她花了不少心力去收集、研究和翻譯了西藏那膾炙人口的格薩爾史詩,後來出版了《嶺地格薩爾超人的一生》這部名著。這是西方學者最早對格薩爾的系統研究之一。

之後,她四處走訪當地寺院,拜大喇嘛為師,還在喜馬拉雅山南側找了個偏僻地方,蓋了一間「和平隱修室」,在那裏專心打坐、修煉,苦練佛教裏的Tummo(雪山瑜伽),一待就是一年零八個月。

Tummo也被叫做「嚴寒瑜伽」或「雪山瑜伽」,傳說能在嚴寒高原生熱禦寒。有修行人在冰雪中禪坐,能以自身熱力融化覆蓋全身的積雪與冰衣。

妮爾在僻靜山谷中苦修Tummo一年零八個月,以內火驅散寒冷,好讓自己有足夠的力量面對接下來的艱難旅程。

1912年6月,妮爾初次目睹了青藏高原的面貌。她在日記中寫道:

緩慢地向高山口攀登,這極具誘惑力。在我的面前忽然間又出現了茫茫無垠而又神奇的西藏高原,而在遠方以一種朦朧的幻景為界,標誌則是一種戴雪冠的淡紫色和橘黃色山峰的混沌外貌。

這是多麼令人永世難忘的景致啊!它使我流連忘返,寧願永遠置身於這種嫵媚的景色之中。

我本能地感應到,矗立於我面前的被森林覆蓋的大山和比它們更高、更遙遠的大雪山的背後,確實存在著與其它任何地區都截然不同的地區。

那夢境般的景象,對妮爾來說既陌生又熟悉,就像是輪迴轉世中遺留的模糊記憶,深藏在心底卻又無法完全察覺。這份熟悉感成為她繼續追尋的無形力量。

未經許可入藏 被英國強行驅逐

後來,妮爾好幾次想闖進西藏南部,但因為一路關卡重重,怎麼都進不去。1914年,她認識了一個15歲的年輕喇嘛庸登(Lama Yongden),還把他收作義子。這個在西方念過書的小夥子,也成了她日後闖蕩西藏的最佳拍檔。

為了進入西藏,妮爾抓緊學習藏語,並努力融入當地人的生活。1916年7月13日,妮爾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由庸登和另一名僕人一起,翻越喜馬拉雅山進入了西藏。她首先參觀了著名的寧瑪巴佛塔和扎什倫布寺。3天後,到達日喀則,受到班禪喇嘛的召見。

但沒過多久,妮爾的西藏之旅就惹惱了英國人。因為她沒經過他們同意就闖進西藏,這在當時可是大忌。英國駐錫金的官員比爾在傳教士的慫恿下,硬是把她趕走,還限她14天內必須到大吉嶺,否則就要強行驅逐。她萬般無奈只好離開。

雖然被迫離開西藏,但妮爾並沒有放棄她的探索夢。她換了條路,繼續在亞洲各地尋找佛法的足跡。於是,1916年1月9日,她來到了緬甸,去參觀了金寺、養鰻池和隱修院。離開緬甸後,她又經新加坡去了日本,接著到北韓,最後來到了中國。

在北京的柏林寺逗留數月後,她離開北京到達青海的塔爾寺,並於1918年7月~1921年2月間一直居住在塔爾寺,整整兩年零八個月。

據她記載,當時塔爾寺共有3800名喇嘛,她每天都觀賞喇嘛們的宗教儀軌、說法和舞蹈。妮爾完全沉浸於學習和修持之中,每天早上練習坐禪,完全以西藏人的方式生活:煮茶、洗漱、讀經和翻譯,晚上的全部時間都用於寫信。當時她已50歲了,仍不停地向《法蘭西信使報》和《法蘭西晚報》投稿。

為了作長途旅行的準備,她經常作每天步行40公里的練習。1921年1月,塔爾寺因受土匪和暴動者的騷擾而動盪不安,妮爾於2月5日離開了塔爾寺。

1921到1923年這段時間,妮爾一直在中原和西藏之間那片荒涼的戈壁沙漠裏跋涉,想進入西藏,抵達拉薩,但一直沒成功。當時的情況是,一方面西藏人不讓外國人隨便進去,另一方面英國人又想壟斷進西藏的權利,這讓她的路更難走。

她一開始繞過西藏東部,到了打箭爐(現在叫康定),想搭商隊往拉薩前進,但計劃被發現了。後來她又從羌塘折返回來,然後在川康、安多那些人煙稀少、神秘的「禁地」裏探路,想辦法找到通往聖地拉薩的路。

無數的阻攔

1921年6月,妮爾終於進入了神秘而嚴酷的西藏腹地。為了掩人耳目,她假扮成為空行母,雲遊喇嘛,沿途為人祝福、占卜、治病,努力融入這片陌生土地。然而,好景不長,當她途經一處崗哨時,還是被銳利的目光識破了她歐洲人的身份,差點被關進監獄,雖然她後來被釋放,但麻煩接踵而來。

她原本打算賣掉幾頭牲畜,減輕負擔,或解僱部份傭人,好節省日益短缺的資源。然而,在西藏高原的險惡環境中,牲畜不只是財物,更是生存所繫——它們負載著帳篷、食物和必需品,少一頭,便可能無法繼續前行。而身邊的傭人,不只是僕從,更是她隱匿身份、熟悉路途、保命求生的依靠。

一旦解僱,他們的「舌頭」也許比高原的風雪更危險,洩露她是歐洲人的秘密。就在這麻煩不斷的困境之下,加上河水暴漲,路途受阻,妮爾精疲力盡,最終在甘孜得了急性結腸炎,只能躺床休息。

於是她決定去巴塘看病,但那邊正打仗,根本過不去。最後,她在一位藏族軍官的陪同下,在玉樹待了7個月,順便考察了附近的地方。

在玉樹的時候,妮爾遇到了一位特別的人——英國軍官喬治‧佩雷拉(George Pereira),一個後來成為大名鼎鼎藏學家的探險家。佩雷拉給她出了一個主意:去泊龍藏布江那邊探一探,那可是極少有人涉足的神秘地帶。妮爾立刻行動,決定就按這條路進藏。

可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她一路被人暗中監視,只能繞行怒江西岸,結果因為帶著照相機等裝備被士兵發現,整個計劃功虧一簣。

終於,1923年10月20日,筋疲力盡的妮爾和義子庸登抵達了雲南的蔡宗小鎮。這時,她已經在西藏和周邊苦苦探索了將近八年。妮爾的故事遠遠還沒結束,這時她心中,正醞釀著下一步更大膽的計劃……

化身藏女

1923年10月23日,清晨的陽光灑在蔡宗小鎮的屋頂上,一切看似平靜。可就在這個晨光微熹的時刻,妮爾背起行囊,帶著庸登,悄悄離開了傳教士的住處,踏上了她早已下定決心的路——不進拉薩,寧死不休!這句誓言,她已在心裏默念過無數次。

為了不引起懷疑,他們對外說只是去山上採點植物標本,還特意把大部份行李留在村裏,裝得雲淡風輕。但實際上,每走一步,他們都危險重重。

這時候,妮爾已經55歲了,庸登也長成了一個24歲的壯小伙兒。為了讓計劃更完美,妮爾決定和庸登以「母子」的身份同行,好避開盤問和懷疑。可單靠這還不夠,她得徹底變成一個藏族女人。於是,為了讓頭髮看起來像當地女子那樣,她乾脆用犛牛尾和自己的頭髮編在一起,她的皮膚早已被高原的烈日曬得黝黑發亮,而且又用磨碎的木炭塗面,再加上耳朵上的大耳環,這些徹底改變了妮爾的相貌,遠遠看去,活脫就是個地地道道的藏族女子。為了保證能到達拉薩,他們對裝備進行了嚴格篩選,只保留了必不可少的裝備。

剛開始那幾天,妮爾靠著冷靜和機智,成功甩掉了暗中盯著他們的嚮導。她先在一個隱蔽的山谷裏讓隊伍紮營,假裝隨意地叫一個嚮導去砍柴,又對另一個嚮導編出藉口:說自己腳扭傷了,得在這兒歇上幾天,好好研究當地植物,請他不用再跟著了。

等那個砍柴的嚮導回來後,她又立刻派他去別處送信。兩個人被支開,而且走的路線還不一樣,自然不會在路上撞見彼此。就這樣,她和庸登的計劃完美實現——終於,兩人能真正自在上路,甩開一切耳目和跟蹤。

為了不引人注意,他們晝伏夜行,在月色下穿越危險的山徑。可偏偏天公不作美,剛翻到竹卡山口,一場暴風雪說來就來,從晚上八點一直肆虐到凌晨兩點。風雪刺骨,黑夜裏甚麼都看不清,他們咬牙硬撐,好在最後總算撐過去了。等終於找到一處能遮風的地方歇腳時,妮爾又感知到了危險:

朦朧中我似乎看到在距我們只有數步遠的地方,有一隻長著閃爍磷光眼睛的動物正窺伺著我們,其脖子伸得長長的,用鼻子不斷地嗅著空氣。一個激靈,我醒了過來,並清楚地看到其帶花斑的毛皮,它的體型不算太大,我覺得可能是一隻小豹子。——《妮爾日記》

妮爾沒有叫醒庸登,她凝視著這隻優雅可愛的小動物,並喃喃地對它說:小朋友,我曾經非常近距離地看到過比你大得多的森林之王,睡覺去吧!祝你幸福愉快!

幾分鐘後,「小朋友」似乎聽懂了妮爾的話,遊逛著離開了他們的露營地。

意外發生了

接下來,妮爾和庸登踏上了更驚險的旅程。他們沿著洶湧的薩爾溫江(也就是怒江)逆流而上,深陷險峻山谷,處處是激流和亂石。途中,他們發現一位被遺棄的老人,奄奄一息,無人理會。心地善良的妮爾二話不說,冒著危險救下了老人,等安頓好老人後才繼續上路。

一路上,他們翻過一座座險峻的山口,終於到達了北託寺。可這趟旅程遠比想像得艱難——食物幾乎斷絕,他們只能靠在莊園和寺院間行乞、請求收留,才得以勉強活下來。

就在那片人跡罕至、荒涼得讓人心裏發寒的帕隆藏布江源頭山谷裏,意外突然發生了——庸登一腳踏空,整個人摔進了溝壑,腳踝和膝蓋都扭傷了。那可是在無邊無際的無人區啊,四周只有風聲和河水的轟鳴,在這裏受傷,幾乎等於向死神遞出了請柬。

眼看庸登痛得連站都站不起來,妮爾心急如焚,咬緊牙關硬是一步步攙著他,艱難地挪回了之前藏身的地穴。當晚,她幾乎一夜未眠。天一亮,妮爾決定孤身下山去求援,可跑了一整天,四處找人,最後卻是空手而歸。

因為怕耽誤行程,庸登讓妮爾拋下他獨自前行,他對妮爾說:

您就自己走吧,設法自己逃命吧。您不要認為要對我的意外負責,出現在我們身上的一切事故的原因都在於我自身。這一事故是我本人連同我的身、語、意在本世或此前數世中行為的報應……

妮爾沒有理會庸登的話,堅持留下來照顧他,決意一起同行。或許是上天也被他們的誠意和義氣感動,誰知第二天庸登可以站起來了。妮爾為他做了一個簡易的「丁」字柺杖,兩人繼續前行。但此時他們已經幾近斷炊。雪已經下了「65個小時」,並且還在下。

終於見佛國真容

聖誕節那天,妮爾和庸登躲在一個牧場的馬棚裏,她按照庸登教的方法,硬著頭皮把用來換鞋底的皮子,加上少得可憐的酥油和糌粑,熬成了一鍋「湯」,靠著這碗勉強撐過了那個寒冷的聖誕節。

就在這荒涼的地方,她第一次遇到了神秘的波巴人——波密的土著居民。這些人熱情又親切,請她喝茶、送食物,讓她感到一絲溫暖。庸登則用他的卦術為波巴人算命。

當他們抵達卓洛村時,整個村莊像是突然被驚雷劈醒了,這裏的村民根本不敢相信在大雪封山、連鳥都不敢飛越的阿尼山口,竟有人活著走了過來?村民們一邊驚歎,一邊激動地奔走相告,把他們當作從雪域中走出的英雄。熱茶、酥油、青稞餅……好東西一樣樣往他們懷裏塞,加倍向他們佈施。

在短暫的修養後,母子倆在德母渡口踏上了雅魯藏布江的木筏,冰冷江水翻湧著雪山的氣息,一岸一岸地逼近,他們來到了江達,這裏有一條從拉薩通往昌都的郵路。二人順著這條古老而艱險的郵路,一步步走向夢中的拉薩。

在歷時四個月,翻越雪山、穿過峽谷、忍受飢寒與高原反應,最終,她站在了布達拉宮下,也是成了當時進入拉薩的第一名西方女子。

她在日記中寫道:西域那神妙絕倫的太陽照耀著這裏的風景,從而更加強了他們的色彩,使地平線上的淺白色山峯也閃閃發光。一切都顯得很激動,充滿了光芒,似乎正準備變成火光……這是一種使人永遠不會忘記的場面。僅僅這一點,就對我為欣賞它而忍受的疲勞做出了豐厚的報答。

到達拉薩之後

即使已經到達了拉薩,妮爾也不敢暴露自己。為了不引人注目,她故意住在貧民窟中的一座半坍塌的破房子裏。隨後妮爾又意識到一個嚴峻的問題……

我非常幸運地到達了拉薩,我的任務中最困難的部份已經完成,但要想結束這場戰鬥,尚有許多事要做。我現在的任務是想方設法留在這裏。——《妮爾日記》

所幸她並沒有被認出,只是被當地人認為是拉達克人(指西藏西部的拉達克人)。她用8天時間跑遍了拉薩這座不大的城市,遍訪布達拉宮、大昭寺、小昭寺、宇妥、拉薩河、丁傑林、策墨林、巴那郡、八廓街及羅布林卡,她的記述成了研究這些地方歷史的珍貴資料。

由於不敢拿出自己的相機拍照,只能放棄收集寶貴照片的大好機會。妮爾讓一名土著攝影師為她與庸登在布達拉宮前留影紀念。

妮爾在拉薩逗留了兩個月,期間恰逢藏曆新年,他們擠在穿羊皮袍子的朝聖者當中,拜謁大昭寺,觀看驅趕替罪羊「老工甲布」的儀式。

這裏是她曾無數次在夢中描繪的佛國,終於不再只是書本中的幻象,而是以最真實、最壯麗的姿態展現在她眼前。當她親眼身處這座傳說中的「聖城」,內心湧現出無法言喻的震撼與滿足。

榮耀歸來

1925年5月,大衛-妮爾回到闊別14年的祖國,她受到了英雄般的歡迎。報界和新聞媒體紛紛刊登她的照片和文章,學界競相邀她去作報告,作講座,歐洲各國請她去訪問、演說,形成了一股「大衛-妮爾熱潮」。一時間,妮爾成了舉世矚目的名人。

她在這期間著書立說,先後創作、出版了《一個巴黎女子的拉薩歷險記》(1927)、《西藏的奧義和巫師》(1929)、《喇嘛五智》(1929)、《嶺地的格薩爾超人的一生》(1931)等著作。

法蘭西共和國總統加斯‧杜梅格(Pierre-Paul-Henri-Gaston Doumergue)也成了《一個巴黎女子的拉薩歷險記》一書的崇拜者,此書是他愛不釋手的著作之一,他甚至準備以國家的名義把這名「巴黎女子」再派遣到世界上她願意去的任何地方。

而對於到達拉薩這件事,妮爾一方面稱這是她一生中最難忘的日子,另一方面又說:「即使有人給我百萬法郎,讓我在同樣條件下重新開始這樣的冒險,我確信自己也不肯這樣幹了。」

但她言不由衷,後來始終念念不忘返回西藏。

1937年1月26日,將近70歲高齡的妮爾再一次重返中國,並與庸登居住於北京。「七七事變」前夕,她來到藏傳佛教聖地五台山修行,打算繼續研究藏傳佛教。

之後戰亂升級,她和庸登又輾轉回到了四川打箭爐,途中丟失了大批藏學著作手稿和其它資料。由於戰亂,她終究沒能重返西藏。

1969年9月8日,法國南部城市迪涅的一個清晨,在101歲生日的前夕,亞歷山大莉婭‧大衛-妮爾坐在椅子上悄然逝去。直到去世的前幾天,她還擬定了一個經過拉薩,穿越川、青藏區到北京的旅行計劃。

98歲生日時,她曾親筆寫下這麼一段文字:我應該死在羌塘,死在西藏的大湖畔或大草原上。那樣死去該多麼美好啊!

但這個願望終究是沒能實現。

亞歷山大莉雅·大衛-妮爾的旅程,即使放到現在也是難以複製的奇蹟。不只是一場身體的遠行,更是一場靈魂的歸途。她走過萬水千山,翻越封鎖與禁忌,不是為了成就偉業,而是為了靠近那個召喚她的聲音——內在深處的「法」。

佛經中說:無論投胎何處,心中的「法」終會指引靈魂。無論你我身在何地、出身如何,當那聲召喚響起,靈魂總會記得回家的路。

今天的節目就到這裏,我是扶搖,我們下次再見!#

歡迎訂閱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WJZM-FY
訂閱頻道Ganjingworld頻道:https://www.ganjing.com/zh-TW/channel/1eiqjdnq7go2dgb6zFtQ9TYK11080c
訂閱未解之謎Telegram群組:https://t.me/wjzmchannel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