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儲局維持聯邦基金利率在2001年以來的高位,同時關稅收入創下新高,耶魯大學研究指出,平均關稅稅率達18.3%,自1934年以來最高。坊間認為關稅會推高通脹,甚至美聯儲早前亦認定關稅會顯著推高通脹,然而,美國最新通脹數據CPI仍然溫和,加上美股持續創新高,美國經濟未有如預期般大受影響,反而在聯繫匯率制度下跟隨美元息口的香港,被迫跟隨美國的高息政策,而其傳統的轉口貿易優勢也在美國嚴打「產地洗白」的措施下逐漸消失,加上美資快餐麥當勞(美股:MCD)亦決定盡沽香港舖位物業,利率關稅雙高的局面,直接打擊香港經濟。
美國聯邦儲備局在7月30日的議息會議上決定維持聯邦基金利率在4.25%至4.5%的區間不變,在主要經濟體中屬於高水平(見表)。值得注意的是,聯儲局會議罕見出現分歧,有成員支持減息,反映市場對高息持續的疑慮。同時,美國總統特朗普多次批評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減息決定太遲。
關稅對消費品價格影響有限
然而,高關稅並未如一些經濟學家擔憂的那樣推高通脹。美國勞工統計局6月份的數據顯示,消費者物價指數按年上升2.7%,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上升2.9%,雖然較5月份的2.4%略有上升,但仍然接近聯儲局2%的目標水平。更重要的是,服裝價格按年下跌0.4%,鞋履價格下跌0.7%,顯示關稅對消費品價格的影響有限。
美國的關稅政策為聯邦政府帶來了財政收益,根據美國財政部的月度財政報告,2025年首7個月的關稅收入達到1,280億美元,較2024年全年的790億美元已經超出62%。7月份單月的關稅收入更創下280億美元的歷史新高。財政部部長貝森特預計,2025年全年的關稅收入將突破3,000億美元。
值得一提,美聯儲5月的會議紀錄指出「關稅預計在2025年顯著推高通脹,2026年年升幅較細,至2027年預計會回落至2%」。自4月美國「解放日」公布對等關稅後,美國通脹CPI按年升幅維持在2.4%至2.7%的水平,未有大幅增加,甚至較年初3%水平為低。鮑威爾在7月議息決定後的記者會表示,目前承擔大部份關稅成本的是公司或零售商等位於消費者上游的機構。
美國大型零售商沃爾瑪(美股:WMT)財務總監(CFO)John David Rainey在2025年5月的業績會議上警告,關稅對玩具和電子產品造成成本壓力,但公司專注於保持食品價格低廉。路透報道沃爾瑪要求中國供應商降低價格最多10%以吸收關稅成本。沃爾瑪強調國內生產和供應鏈區域化,約三分之二的美國銷售商品為國內生產、組裝或種植,減少對關稅敏感進口商品的依賴。
好市多(Costco,美股:COST)財務總監Gary Millerchip表示,提價「總是被視為最後的手段」,為了緩解關稅的影響,公司已將從易受進口稅影響的國家進口的商品重新路由至美國以外的市場,Costco還提前囤積了一些夏季商品,如露台和運動裝備,並在美國商店引入更多美國製造的商品,如床墊和枕頭。公司表示,從特朗普最大關稅目標中國進口的商品約佔Costco美國銷售額的8%。此外,雞蛋價格在Costco下降了約10%。
打擊「產地洗白」 打擊港轉口貿易
美國新一輪的關稅政策特別針對「產地洗白」行為,對香港的傳統轉口貿易構成重大打擊。美國政府5月與中國的臨時關稅行政指令,已經明確將香港納入與中國大陸相同的關稅待遇範圍;7月31日對等關稅細節的行政指令指出,若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確定某商品通過轉運(transshipped)以規避適用關稅,該商品將面臨40%的額外關稅。香港無法發揮作為轉運港來規避美國關稅的獨立港口地位。
香港貿發局研究指出,2023年的轉口貨值達5,271億美元(41,117億港元),較2022年下跌8.0%。香港政府統計處數據顯示,2023年香港對大陸轉口加工貿易總值達6,795億港元,佔對其它地方轉口貿易59.9%,然而,該數字自2024年停止統計。香港海事處數字顯示,2024年全年遠洋輪船抵港船次及淨噸位分別按年下跌2.5%及3.2%;今年首4月則升1.3%及跌1.2%,仍未有好轉。路透社去年取得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2024年1月至5月香港轉運去蘇聯的高優先級物品(如電子產品)下降28%。
香港零售疲弱,統計處數字顯示,今年首6月零售業銷貨價值按年下跌3.3%,直接打擊香港一大支柱地產,特別是商用物業出現掟貨潮。代理消息透露,麥當勞放售首批8個物業,涉及尖沙咀、銅鑼灣及旺角等黃金地段,估值13.5億港元,次階段標售將於明年進行,料出售物業地點包括北角、鰂魚涌、大埔等8個舖位,市值約11.1億元,最終料「一件不留」。2017年,麥當勞已把中國及香港業務連未來20年特許經營權售予中信、中信資本及凱雷財團,當時僅保留部份權益及商舖業權,若今次完成交易後,麥當勞在港僅餘特許經營權業務部份權益。
關稅並未大幅打擊美國經濟,政策嚴打「產地洗白」令香港失去轉口優勢;美聯儲跟美國行政機關「唱反調」維持高息,香港聯匯制度下被迫跟隨,物業市場持續受壓,面臨雙重壓力。◇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