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老齡化進程迅速推進,60歲以上人口已突破3.1億,所謂年產值高達7萬億元的「銀髮經濟」被寄予厚望。然而,老年人消費市場危機四伏,保健品騙局、低價旅遊陷阱、直播理財等陷阱氾濫成災。分析認為,原因很多,但主要是監管缺失與法律保護不足。
「銀髮經濟」遍地是坑 三大陷阱橫行
銀髮經濟即老年人消費。2024年,中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達到了3.1億,佔總人口比例22.1%。據官方《銀髮經濟藍皮書:中國銀髮經濟發展報告(2024)》的資料顯示,中國銀髮經濟的年產值高達7兆元。
但是,鉅亨網日前刊文稱,「老年人消費市場成了坑蒙拐騙的下沉市場,「銀髮經濟」竟成了「坑老經濟」,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裏?
據中國消費者協會近期統計,針對老年人的消費糾紛在近年持續攀升,保健品、旅遊與金融產品成為投訴高發區。許多老年人被誘導購買高價卻無效的所謂「抗衰老產品」,或參與「返利養生課」、「免費義診+強制購買」等銷售套路。
保健酒詐騙
上海市場監管今年5月報道了一起利用所謂的保健酒詐騙的典型案例,三萬多名老人被騙超10億。據受騙老人說,那裏的工作人員免費發雞蛋、發麵條,以小利小惠引誘參加他們的會銷。
受害人之一的陳大爺,在現場「衝動消費」的氛圍影響下,和老伴一下購買了一萬多元的保健酒及其它保健品。陳大爺說,像他們這樣被所謂的特效保健品欺騙的老人不在少數,他身邊還有人被掏空了十多萬元的養老金。
低價旅遊
旅遊方面,據《中國國內旅遊發展年度報告(2023—2024)》顯示,60歲以上的老年旅遊者中,超過60%選擇200元以下的低價團,而這些團體普遍安排購物行程、壓縮食宿成本,常被稱為「鐵腚團」。老人們花錢卻得不到應有的體驗與保障。
南方網報道,今年3月,張女士向南方「專+幫」團隊投訴,自己被騙踩了低價旅遊團的「坑」。500塊錢,港澳四天三夜遊,行程安排混亂,遊客被強制帶入非正規購物店,最後卻不明不白地多花了好幾千。
在大陸平台小紅書等社交平台搜索「中山玉騙局」「低價旅行團被騙」等關鍵詞,可以看到不少網民分享自己或熟人的被騙經歷。
理財產品
在投資領域,一些老年人則被「高收益、低風險」的理財產品吸引。山東網今年7月報道的山東樹拍易購平台爆煲即為一例,該平台以返現搶拍吸引中老年用戶,實為龐氏騙局,導致數千名投資者受害,其中多為退休老人。
另外,還有各種名目的「投資理財課」也成為專為老年人定製的收割手段。針對老年人的「財商課」「理財課」充斥各種網絡平台。記者調查發現,這些機構常常以低價或免費的「小白訓練營」誘導消費者入群,群裏的「導師」也往往有高學歷和虛假的理財投資經歷,通過「實現財富自由」等話術引誘消費者購買價格高昂的課程。
打開黑貓投訴平台,以「理財課」為關鍵詞搜索出的投訴條目有兩千多條,有不少都涉及老年群體。投訴者說,「以免費名義誘導中老年人加群聽課,其實群裏八成是『托兒』」。
手段與時俱進:直播間成新型詐騙溫床
隨著短片與直播平台滲透,詐騙手段也與時俱進。「專家講養生」、「名醫直播義診」、「收藏鑑寶拍賣」等內容大量出現在老年用戶聚集的平台上。據大陸媒體報道,2024年全國共破獲直播詐騙案件上萬宗,涉及老年受害者比例高達43%。
這些詐騙話術專為老年人定製,操縱其對健康、養老的焦慮心理,往往通過「一對一客戶服務」建立信任,最終誘導高額消費甚至轉賬投資。
分析:主要監管缺失與法律保護不足
對於銀髮經濟屢被批評為「坑老經濟」,台灣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教授孫國祥分析認為,這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當然就是監管缺失跟法律保護不足,因為很多針對老年人的產品存在虛假宣傳或誘導式的銷售,卻缺乏有力的法律制裁,讓不法商家屢屢得逞。」
第二,「在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內需不足的背景下,開發銀髮消費成為政策導向,導致大量的資源湧入,卻沒有建立起良好的市場秩序跟誠信機制。」
其三,「我們可以看到老年人的消費教育落後跟資訊的不對稱,很多老年人缺乏對科技產品金融工具的認知,亦被利用情感或健康焦慮行銷套路所欺騙。」
第四,「是道德風險的系統性擴大,因為一些企業和這個基層社會治理結構形成利益同謀,比如社區允許或默許養生講座進駐,讓老年人掉入銷售的陷阱。」
老年人社保收入存在巨大貧富差距
不過,未富先老並非中國所獨有,孫國祥說,中國的「老年人」問題更加的嚴峻或嚴重,因此的確具有中國的特色。
他說,「中國老年人社保收入存在巨大貧富差距,這個是目前也是非常嚴重的社會問題。」
根據《2024年第五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中國老年人年人均收入為32027元,中位數僅11400元,城鄉差距巨大。
「中國地方政府間財力差異明顯,導致退休金保障水準的懸殊,部份事業單位跟國企退休人員享有優厚的待遇,但普通城鎮戶籍老人或靈活就業人員社保支出不足,農民工或打工族未能足以繳納社保,老年後可能僅有極低的養老金或完全依賴家庭的撫養。」
據大陸官方披露,2023年北京退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已達6028元,2024年調整後突破6300元。2025年預計北京退休人員養老金均值有望達6600-6800元/月。
經濟學家陸挺曾指出,能達到這個養老金金額的人員只佔老年群體的7%,處於中間層的企業退休職工平均每月養老金大概有兩千多元,這個群體佔比約38%。這樣算來,其餘近60%的人員處於極度貧困狀態。
「因此老年人群面臨的主要危機當然不外乎首先就是經濟危機,也就是大量的老年人缺乏足夠的養老金或社保收入,只能依賴子女或兼職勞動來維生。」
一胎化政策致老年人口飆升 養老制度發展滯後
此外,孫國祥說,中國此前的一胎化政策造成老年人口比例飆升,但養老制度發展滯後,養老保障體系尤其是在大陸的農村地區發展不均,難以支撐龐大的老齡人口需求,以及老年人家庭照護依賴重,但傳統家庭功能弱化,子女難以承擔全部的照護責任。
他說,「子女因工作與居住地限制,無法照料老人日常生活,導致老年人對外界訊息跟服務高度的依賴,也提高了其被割韭菜的風險。」
「老年人還面臨著心理跟社會的孤立,不外乎是單身老年人空巢老人的比例上升導致抑鬱焦慮與安全感缺失。」孫國祥表示。
「老年人也面臨著數位鴻溝跟科技的隔離,智慧社會發展迅速,但老年人難以跟上,生活越加困難,包含像是醫療掛號,支付系統,出行工具等,都在中國大陸需要數位的操作,因此被收割的風險高,也就是老年人缺乏防詐騙能力,容易被理財保健旅遊保險等陷阱所欺騙。」
正因如此,許多老年人寧願選擇條件惡劣但價格低廉的旅遊團,卻願意在購物點豪擲千元購買劣質商品。這種「不花冤枉錢卻常花冤枉錢」的現象,在低價團與直播詐騙中屢見不鮮。
「銀髮經濟」源於日本
「銀髮經濟」一詞最早源於日本,日本老齡化程度更高,老年人口佔比已超30%。銀髮產業發展相對成熟。
日本政府設立老齡消費者保護制度,如《高齡者消費者保護法》,專門針對老年人設立投訴熱線、法律援助機制,並嚴格限制電話推銷、上門推銷行為。
此外,日本的「健康銀髮產業」重視服務與保障,設有政府監管認證的高齡專用產品標誌,老年人使用者對產品與服務有更多參與與選擇空間。
相較之下,在國家治理層面來看中國大陸,孫國祥認為,還是缺乏有力的法律制裁,監管缺失跟法律保護不足,「事實上,它也會帶來社會信任危機的擴大,也就是如果老年人屢受欺詐而無法獲得公正處理,會損害中國大陸整體的法治跟政府的公信力。」#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