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英國智庫「英中透視」(UKCT)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中共多方面對英國大學的中國相關研究進行廣泛干預和騷擾,包括設定敏感話題、監視與恐嚇、簽證武器化、財務依賴等。報告提供了有力證據,表明與中共相關的壓迫已對英國的中國研究體系產生扭曲影響。

英國報告

自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以來,很多香港學生及支持香港民主運動的學生被中共在英國大學的相關組織監視、威脅與凌霸。

一位在倫敦大學學院學醫的22歲女生表示,2019年她在學校組織的一次抗議中共的活動中,被40名揮舞中共旗幟的人包圍。

2019年11月,一名中國學生在愛丁堡手持支持香港市民要求自由選舉的標語被拍照。次日,他在愛丁堡機場送母親登機時被秘密拍照。

中共在英國大學的跨國鎮壓得以曝光,促使英國政府開始調查中共在英國大學的影響力。

2021年,英國中國研究協會(BACS)發布了一份關於香港國家安全法對英國中國研究影響的報告。

2023年英國議會情報與安全委員會(Intelligence and Security Committee)發布了一份重量級《中國報告》(Report on China),提到中共惡意干預英國學術界的證據正在增加。

報告警告稱,「英國的學術機構為中國(中共)實現政治影響和經濟優勢提供了肥沃土壤,通過……控制英國大學內關於中國(中共)的辯論敘事,影響機構、英國學者和中國學生。」

2022年1月9日,英國倫敦泰晤士河畔金斯頓(Kingston upon Thames),民眾聚集在街上,抗議香港的新聞自由遭到中共打壓。(Tolga Akmen/AFP via Getty Images)
2022年1月9日,英國倫敦泰晤士河畔金斯頓(Kingston upon Thames),民眾聚集在街上,抗議香港的新聞自由遭到中共打壓。(Tolga Akmen/AFP via Getty Images)


2023年5月,英國保守黨政府提出並在議會通過了《2023高等教育言論自由法案》(Higher Education Freedom of Speech Act 2023)。

2023年11月,BBC推出紀錄片《秘密與權力:中國在英國》(Secrets and Power: China in the UK),描繪了中共政府如何在英國進行學術自由的干涉和對港活動人士的監視。

UKCT報告不同之處在於,本次調查規模最大,調查包含19個問題,共有50名受訪者填寫,提交了超過17,000字的文本。

UKCT報告總結說,英國大學裏的中國研究領域受到中共壓迫和騷擾,損害了學術自由以及教職員工和學生的安全,尤其是對中國籍人員的監控已經很深入,以至於他們雖然在英國境內,但也部份複製了中國國內的情況。

報告指出,有充份證據表明,中共的影響是英國中國研究中系統性扭曲的根源,這種扭曲很可能對英國政府、媒體、公眾、智庫和企業獲得的知識和建議產生連鎖反應。

UKCT報告提到的問題包括:設立敏感話題、監視與恐嚇、孔子學院、簽證武器化、財務依賴等。

設立敏感話題

UKCT報告裏提到「高度敏感」話題包括:人權、新疆或西藏的民族政策、政治腐敗,或中國共產黨/中國(中共)政府在其它國家進行的間諜活動和干預。

中共有五種所謂「敵對勢力」,包括台獨、藏獨、新疆分裂分子、民運和法輪功,但該調查報告沒有提及台灣、民運及法輪功等。

但在UKCT報告中,有學者認為,對台灣事務的討論,可能比對中國大陸事務的討論面臨更大的中共壓迫。

多位學者強調,研究其它敏感地緣政治議題(如巴勒斯坦問題)的學者,其學術自由程度與研究中國議題的學者相當甚至更為有限。

一名學者「X」表示,他們曾被要求刪除可能冒犯中國學生「民族情感」的教學內容。

一位學者提到,中國學生會退選那些他們認為包含敏感內容的課程。

有兩位受訪者在回答問題時暗示,因擔心自身安全,他們在有中國學生在場時會調整教學內容。

英國留學生胡曉對《大紀元》表示,台灣主權、香港主權、西藏主權等等都是敏感話題,法輪功也是一樣。「我同學在實習過程中遇到法輪功學員老師,她都不敢和這位老師多說話。」

「我們導師也從來不提到『台灣』這個詞,即使班中有兩位台灣同學。學生之間有隱形的監視,中國籍老師也會監視學生。這讓我格外小心,不敢提到政治觀點。」

「我確實親身經歷過」,英國留學生郭宇軒對《大紀元》表示,英國教授在中國學生在場時,往往會刻意迴避如台灣、香港、新疆、西藏、法輪功或人權等政治敏感話題。大多數中國學生對此不是保持沉默,就是表現出明顯的不安,一些學生甚至會抗議或舉報。

郭宇軒表示,即使在英國高校裏,法輪功是一個極其敏感且禁忌的話題,幾乎從未被公開討論。教授們避而不談,而中國學生則往往在聽到相關訊息時表現出明顯抗拒。

他認為,中共通過幾十年來的洗腦宣傳徹底妖魔化該群體,很多中國學生從小就被灌輸仇恨思想。這正是中共「思想審查出口化」的典型體現——哪怕在自由世界,仍然被恐懼支配。

7月15日,英國上議院議員阿爾頓勳爵(Lord Alton of Liverpool)在一次主題研討會上表示,法輪功是全球範圍內受中共迫害最嚴重的群體之一,尤其是神韻藝術團。

阿爾頓勳爵表示,「今年在英國,神韻演出的三個劇院也收到炸彈威脅。」

監視與恐嚇

在UKCT報告中,當問及中國籍教員和學生是否對中共或中共相關團體(如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在校園內的監控感到恐懼時,大多數受訪者都表示同意,他們給出了大量的觀察。

一名受訪學者表示,他的中國學生曾向他透露,自己被中共警方要求監視校園活動。

一位學者表示,中國學生告訴他,監控無處不在,中國學生回國時會被中共官員詢問。

另一位學者表示,他聽說過中共官員訪問過課堂,但未提供具體細節。

還有一位學者說:「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CSSA)可能是校園內學生間諜的主要來源,與當地(中共)領事館存在可觀察且持續的聯繫。」

其他人證實,當他們是教室裏唯一的中國學生時,在課堂上發言更少,或當一位不認識的同為中國籍的同學加入小組或討論時,變得更加沉默。

一位學者表示,「中國學生因對課堂上可能存在間諜的恐懼,不敢公開討論敏感話題。然而,當他們來到我的辦公室時間或在相對較小的輔導小組中與值得信賴的人在一起時,他們要自由得多。」

一位受訪者提到,中國籍中國話題研究人員回國後被拘留,另幾位描述了他們若想回國就不會從事敏感研究。

一位受訪者指出,非中國籍學生對這種氛圍感到不安,年輕學者正避免涉及敏感話題。

另一位受訪者指出,女性學生尤其對中共的壓制措施感到日益沮喪。

一位從事敏感研究的學者Y表示,一名來自中國的訪問學者在一次活動中向Y耳語「我們在監視你」,並在另一次活動中大聲質問Y的個人歷史並大吵大鬧。

郭宇軒表示,確實存在一些中國學生社團或「學聯」,在一定程度上承擔著維護(中共)意識形態一致性的角色,有些學生會監視、甚至舉報他人。

他表示,中國學生來自一個高度審查和思想控制的教育體系,即使到了國外,這種恐懼也不會消失,自我審查幾乎已經成為他們的本能反應。

孔子學院

在行使控制和影響力方面,中共通過投資孔子學院,直接輸入中共話術及威嚇。

UKCT報告寫道,三份回應提到了從中國大學派駐的孔子學院工作人員是恐懼或威嚇的來源:一例針對回應者本人;一例針對同事;最後一例針對中國學生和工作人員整體。

2023年英國議會情報與安全委員會的報告指出,孔子學院由漢辦營運並部份資助,而漢辦是一個最終由中共宣傳部控制的機構,這種關聯意味著將孔子學院與英國文化協會或法國文化中心相提並論是有誤導性的。漢辦的章程規定,孔子學院必須遵守中共法律。

英國境內有至少三十所孔子學院,近期在資金來源與言論自由上,受到審查。圖為劍橋大學校園一隅。(Bruno Vincent/Getty Images)
英國境內有至少三十所孔子學院,近期在資金來源與言論自由上,受到審查。圖為劍橋大學校園一隅。(Bruno Vincent/Getty Images)


胡曉表示,由於讀的學科比較特別,她熟知英國孔子學院的運作。

她說,「這邊所有的導師幾乎都是從孔子學院派送過來的,他們在中國讀了碩士甚至博士,然後來英國當英國的大學或中學老師,我們這些新來的留學生,如果想要變成下一任老師,就必須要接受他們的培訓。」

「他們會向我們灌輸很多政治正確的觀念」,她說,比如在教學生的時候必須要提到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中國是一個和平的國家、中國人民很幸福這類的,不能宣揚任何在他們眼裏不正確、負能量的東西。上課的時候對教材的選用和教學的設計,都必須非常的小心,還要交給老師們檢查,才能確保上課的內容是符合他們的觀念的。

胡曉表示,目前在英國學習中文的中學生們,幾乎都受到了孔子學院的支持。孔子學院在倫敦大學學院有一個總部,負責派出老師到各個中學,同時也負責聯絡英國境內的中學,向他們提供經費。

她說,如果學生同時在學法語和中文,中文老師能提供更多的資源,比如精美的課本、教學用具,甚至會得到資金來資助學生在中國遊學一個星期。去遊學的學生幾乎全程承包他們的機票住宿,自己只需掏300~500英鎊。而他們整個旅程所有的途經之地全都是受過審核的,他們不可能去貧窮或比較普通的中國城市,一定會去北京、上海、廣州這樣的大城市。

胡曉表示,對於我們來說簡直是一種職場的霸凌,如果你有任何一點個人觀念,在他們統一集體化的形式下,你都必須要屈服;如果你說出了任何不符合他們心意的話,可能面臨的就是無法畢業,或畢業以後沒有推薦信,大學老師會把你拉黑掉等等可怕後果。

「我們都是只能夠努力像國內一樣的在小心地討好領導人,這是我的專業所能看到的」,她說,「在這邊,很多人肯定要隱藏自己,不然很難生存。」

簽證武器化

根據UKCT報告,用了大量的篇幅描述中共將簽證武器化,試圖影響研究者對中共的觀點。

UKCT報告顯示,58%的受訪者認為從事中國敏感問題的研究,增加了簽證難度。

學者們表示,能夠訪問中國的研究人員始終處於監控之下,因此不得不自我審查,否則將失去中國簽證。

這些學者反覆提及加拿大公民康明凱(Michael Kovrig)和邁克爾‧斯帕沃爾(Michael Spavor)自2018年起被任意拘留近三年所造成的「寒蟬效應」。

簽證拒絕更多是針對缺乏聲望的年輕學者。

郭宇軒表示,「我確實聽說過社會科學、政治學等領域的學者因為研究敏感議題而被中共拒簽、拉黑,甚至遭到施壓。」

他認為,簽證拒絕是一種明確的審查工具。它傳遞的訊號非常清楚:想來中國,就必須遵守中共的規則。久而久之,這種制度性威脅會促使研究者自我審查,甚至放棄原本有價值的研究方向,這已經嚴重破壞了西方對中國的學術研究客觀性。

財務依賴

根據UKCT報告,大多數中國研究學者認為,英國大學管理層意識到了對中方相關的財務依賴性,相當一部份學者被告知了這一點。

在受訪學者中,38%認為大學管理層對與中方政府關係的擔憂,使「研究或開展敏感議題的原創性調查研究變得更加困難」。

一位受訪者遭到管理人員實質性威脅,對方告知其活動需考慮與國際學生學費相關的財務依賴性。

多名受訪者指出,大學管理層對敏感研究可能帶來的後果存在誤判或誇大——彷彿通過高估風險,大學管理層不僅在傳遞,還在放大源自中共的壓迫力量。

一例回答指出,中共駐英外交官向大學管理層施壓,要求對參與敏感研究的教職員工進行封口。

一位學者(非親身經歷)描述了近期發生在其它大學的一宗事件:因中共政府對校方管理層施壓,一個研究項目被取消且資金被收回。

學者X還被資助方詢問計劃中的研究是否會冒犯中共政府。X知曉國際學生招生團隊會被告知其資助申請情況,並因敏感研究收到中共政府的威脅。

郭宇軒表示,有教授擔心被中共媒體點名,或遭遇網絡攻擊、外交壓力,甚至影響研究資金或合作項目。為了避免麻煩,很多人乾脆選擇迴避。最終,大學成了一個「軟審查」的環境——真相變得可有可無,學術自由被恐懼所替代。

應對與反制

UKCT報告提議,為改善對學者的支持與保護,大學必須適應新立法《2023年高等教育言論自由法案》,該法將與外國情報機構合作定為犯罪,可能對參與校園監控和騷擾的人員實施刑事制裁。

與此同時,在7月底美英先後提出了打擊中共跨國鎮壓的議案。

曾在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留學的台灣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鍾志東博士對《大紀元》表示,跨國鎮壓當然會影響對中國研究的客觀性,因為研究內容基本上已自我設限了。

鍾志東表示,中共自己派出去的留學生,他們搜集情報也會包含台灣人,台灣人在那邊一定也有檔案,可能將來到中國就會被懲罰。就像沈伯洋一樣,中國大陸現在懲治他是台獨分子,禁止當事人家屬在中國大陸進行商業行為和訪問。

鍾志東表示,像這種跨國鎮壓,第一是侵犯到其它國家的主權,等於說你在我國行使中共的公權力,另外也違反英國的法律,當然就是要予以反制。

胡曉認為,英國在聘用教師尤其是中國教師的時候,應該要求他們不得干涉學生的政治立場。學生也應該有投訴老師的渠道,也要限制(中共)政治人物進入校園。

「我見到很多中學、大學的官網和學校照片牆上有和中共大使甚至主席的見面合照,這類東西會讓政治異見者更加恐懼發表意見。」

「我希望中國(中共)不要把手伸太長,影響別人學習,真的非常令人厭煩!」她說。

郭宇軒表示,英國乃至整個西方世界,必須將中共跨國鎮壓視為國家安全問題。第一必須加強簽證審查制度,尤其是那些與中共官方機構有關聯,或者曾在海外從事威脅、恐嚇、監視活動的人員,必須被嚴格調查背景。

他表示,政府還應制定法律保護在海外的中國異見人士、維權者和信仰團體,比如法輪功。高校也必須被問責:當言論自由受到威脅,學校必須站出來保護學者與學生的基本權利。#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