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建校50周年,河南信陽師範大學近期發起「千班萬元」捐贈倡議,號召歷屆畢業班級向母校捐款,每班目標金額不低於人民幣一萬元。該倡議引發廣泛爭議,部份網民質疑其涉嫌「變相逼捐」。在強烈輿論壓力下,校方回應稱「數額不限、完全自願」,但質疑聲音仍未平息。

據網傳校方發布的《倡議書》,此次捐贈活動面嚮往屆畢業班級,以班級為單位,由聯絡人組織成員自願捐款。倡議中建議目標金額「不低於一萬元」,捐款將用於學校教育事業發展。對不同額度的捐款人,校方將給予感謝回饋,包括將姓名收錄於《捐贈紀念冊》,並存入校史館。

該倡議書文辭激昂,以「重拾青春熾熱初心,獻禮母校五十華誕」號召校友踴躍捐贈。然而,「萬元」門檻的設定和集體組織方式引發諸多質疑。有網民指出,所謂「自願捐贈」在現實中常夾雜群體壓力,可能演變為變相強制。網民「樂小樂」評論道:「讓領導先捐」,還有評論說「要求校長捐款不低於年薪……」 也有人表示:「別浪費這些錢了,留著給父母買點好吃的。」

該校畢業生趙強對大紀元記者表示:「我想母校辦校慶應以節儉為原則,錢可以用來幫助困難學生,而不是給領導貼金。不知道剩下的錢又會落入誰的口袋。」

一位在鄭州市教育局工作的丁姓(化名)科長也對該行為表示強烈不滿。他私下對《大紀元》說:「(中共)國務院和教育部門明令禁止學校以任何名義向學生募捐,包括已經畢業的學生,但現實中屢禁不止。信陽師範大學以校慶名義組織捐款,即使冠以『自願』,也嚴重干擾了個人意願,背離教書育人的本分。」

校方回應稱,目前尚未收到過萬元的班級捐款,最高一筆為2000元,多數捐贈金額在100至200元之間。也有個別校友以個人名義捐出10萬元。一名工作人員強調,活動「數額不限、完全自願」,目前仍處於「募捐初期」。

但有關專家指出,信陽師範大學的「倡議」並不意味著「無壓力」。浙江大學一位已經離校的劉姓學者對記者表示,捐款應是一種基於情感認同的純粹自願行為,而非作為「義務」或「指標」來操作。他說:「現在很多畢業生找不到工作,我聽說今年高校失業率達到四成甚至更高。這些學生尚無收入來源,多數靠父母供養,家庭條件有限的學生在群體氛圍中可能會產生心理負擔。一旦有過去的導師或班幹部暗示『不捐影響集體榮譽』,就容易滑向變相強制,削弱畢業生對學校的認同感。」

他補充,此類做法不僅削弱了學校與畢業生之間的信任感,也與高校培養獨立人格和公民責任的目標背道而馳。

事件也引發主大陸串流媒體評論。《新京報》在一篇評論文章中指出,校慶捐款倡議原本是常見做法,但明確提出「捐贈目標數額」容易引發公眾誤解。「即使本意良好,『千班萬元』的設定仍透出功利色彩,缺乏人情味,反而損害了學校形象。」

信陽師範大學官網資料顯示,該校創辦於1975年,前身為開封師範學院信陽分院,1978年升格為本科高校,2023年6月正式更名為信陽師範大學,是河南省重點建設的兩所師範大學之一。

儘管校方已澄清「自願原則」,但「千班萬元」的設定仍引發關於高校捐贈制度與公共責任的討論。有評論指出,高校在追求發展資金的同時,更應維護透明、公正、寬容的校園文化,避免因操作失當而引發校友寒心、輿論反彈。#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