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基層公務員承認,公文互抄已成為官場一種心照不宣的普遍現象。許多地方政府的通報或新聞稿,內容高度雷同,只是換了個發文單位。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有主管甚至教導下屬要「取經」外省的公文,導致跨省市抄襲事件頻頻發生,暴露出基層治理中的形式主義弊端。

近期,接連兩宗地方政府公文抄襲的事件引發輿論關注。

《中國新聞周刊》報道,其中,山西忻州市五台縣7月9日的一篇縣長調研稿,與7月5日五台山景區黨工委副書記調研稿內容高度雷同,全文約390字中,有超過320字重複。

廣西平樂縣發布的《平樂縣森林防火規劃(2023年—2030年)》中,關於平樂縣的水文數據與500多公里之外的湖南安化縣介紹文本幾乎一模一樣,甚至安化縣的鄉鎮名都未修改,出現了「平樂指導安化」的鬧劇。

事件曝光後,兩地政府均承認存在抄襲問題。平樂縣政府辦公室發通報稱,個別段落存在抄襲。8月5日,五台縣政府辦公室稱,已經由縣紀委介入,正在調查中。

多名公務員表示,文件互抄在基層較為普遍,「我們單位剛發布的通報或新聞稿,不久後就能在別的單位看到幾乎一樣的內容,只是換了個單位名。不僅是本地區不同層級之間,跨省市抄襲早已屢見不鮮」。

更令人錯愕的是,除了文件中的部份內容雷同之外,有些地方連寥寥數字的標語都抄錯了。

在一些單位,「裁縫式」寫作已成為默認的公文生產邏輯。某業務科室科員林楠(化名)透露,日常材料大致分為對外通報和內部流轉兩類。前者要求更高,新入職者往往知識儲備不夠,通常會借鑑網上資料,抄下標題、開頭或一些「漂亮話」,再填入本單位的數據和核心情況;而年終總結、情況通報等內部材料,則更多參考往年「範文」,通過更換年份和關鍵詞完成。

東南某地一名縣級公務員則說,有時領導調研僅是到場拍幾張照片,講幾句話便離開,卻要求提交數千字報告。「沒有原始素材,只能編。」「領導對此心知肚明,還會教我們去外地的政務網站找模板,不要抄本省的。」

對於中共基層普遍存在的公文抄襲現象,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白智立表示,這不僅削弱了公眾對政府文件權威性與真實性的基本信任,使政策在落實過程中缺乏說服力,也暴露了政府部門應付當前工作的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傾向,實質是政府行為扭曲和能力缺位的表現。

對於公文抄襲,部份前述受訪者表示,審核把關同樣存在明顯漏洞。而公文抄襲發生後,只要不引發輿情或重大後果,通常不會追責。抄襲行為因此越加隱蔽和頑固。#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